工业涅槃更生成就新发展


  转型升级引入高科技 做大做强本土品牌

  天方国古有一种神鸟,自集香木而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得以永生,这便是中国的凤凰。“十一五”期间的党山工业,正如凤凰涅槃,党山镇工业产值在2005年才首超100亿元,到了2010年,党山镇实现工业产值282.69亿元,较5年前增长140%。

  高新科技是发展引擎

  党山镇党委书记于建新说:“走转型升级之路是党山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新科技是提升党山工业经济的第一路径,也是党山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党山镇为40多家强企业量身定做了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完成了全镇科技创新规划体系。

  在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镇35家企业与中科院等国内20多所著名院校合作,镇政府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共建“建材工程研究院”。

  到目前,党山全镇拥有国家级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7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5家,市、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6家。2006年,成立了新世纪装饰卫浴行业研发中心。

  五年中,党山共实施各类科技项目68只,特别是成功实施了《面向装饰卫浴产业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中小企业》等3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高强丙纶土工布》1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和《再生木塑纤维环保装饰型材》等3只省级重点科技项目,党山工业装上了科技“引擎”。

  蓬勃的科技“引擎”成就了党山专利申报如雨后春笋,也成就了党山人“追逐”标准制定。五年中,党山全镇申报各类专利365只。和合、金迪等成为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4家企业成为杭州市专利示范企业;和合集团参与了《民用装饰镜国家标准》的制定,并引来“全国民用装饰镜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落户;爱迪尔集团参与起草制定了《真空镀铝纸》行业标准;宏扬集团作为第一起草单位起草制定了《涡流纺粘胶及涤纶混纺本色纱标准》,并参与了《转杯纺涤粘混纺本色纱》的起草制定;振亚集团下属的东华纤维参加了差别化短纤两项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金迪集团参与了木塑行业的标准制定……各企业参与起草制定的各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达7项。

  品牌战略成就新天地

  已经是“中国化纤织造名镇”、“中国制镜之乡”和“中国卫浴配件基地”的党山镇,去年相继成为国内第一个“中国门业之乡”和杭州地区惟一获得“浙江省实施商标品牌十大示范乡镇”的乡镇。于建新说,党山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品牌培育工作,同时品牌的培育和壮大又反过来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形成了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局面。

  目前党山已经拥有国内注册商标512只,国外注册商标421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5只,省市区名牌产品29只、著名商标28只。

  难能可贵的是,党山并不停留在品牌创建上,一旦品牌创建成功,便着力去做“深化”的文章——品牌营销。

  品牌创建使得党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品牌方阵。这一方阵聚集而成进行营销,收获更是出人意料。在广交会上,党山品牌营销引起的“党山板块”冲击波,撼动了英国、西欧等发达经济体国家客商的“神经”,纷纷前来党山看样订货。

  党山镇副镇长朱国军说:“品牌营销是品牌建设的深化,是品牌培育的目的,是发展品牌产品的两个关键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品牌内涵的深化,更要致力于品牌形象的提升,以品牌营销来体现品牌建设的成效。”

  党山依靠品牌战略,开疆拓土打下一片新天地,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引导与企业自觉自主的自然结合。浙江金迪集团董事长王永虎说:“过去是政府推着我们打品牌战,后来是我们自己愿意,主动出击,然而,这个转换,转出了我们企业的一片新天地。”王永虎以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为例,说:“我们集团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使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不是危机冲击,而是危机带来了很多机遇。”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