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1487170100r8a7.html
我们能够改变《一个人的遭遇》吗?
周其伦
在最新出版的《中篇小说选刊》第三期和《小说月报》第五期上刊载的湖北作家陈应松的《一个人的遭遇》是一篇敢于揭露矛盾、直面现实并且立足于反映最底层人群生活状况的好小说。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在《北京文学·精彩阅读》上发表后就曾经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次经过《中篇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的选载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受众范围,使更广大的读者能够领略到作品内在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享受到阅读之后的无穷乐趣,我们对作品中所塑造的刁有福这一个丰满而又鲜活灵动的艺术形象无不扼腕叹息。
我每次读陈应松的这类作品都有一种血脉喷张的感觉。作者擅长于描写和反映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群的生活状况与矛盾纠葛,对那些普通人群、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有着很独到的见解和非凡的艺术剖析能力,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需要调动很多生活的体验。记得当年我读他写的《太平狗》时就很长时间心潮澎湃、夜不能寐,似乎有被某种东西所牵引。作者那犀利的眼光和不回避矛盾、敢于讲真话的胆略令人不能不折服。今天我们再一次从《一个人的遭遇》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本篇作品读来实在是让人心酸不已。刁有福并不像他的名字那样真的“有福”,乖张而又不幸的命运总是与他紧紧相伴。他和妹妹从小就因为父亲的离去而饱受母亲的虐待,成人后好不容易进了水牛市国有的哞哞酿酒厂当了一名技术工人,谁曾想造化如此弄人,好好的工厂说关闭就关闭了,随即他就变成了一文不名的下岗工人。多年的逆境生涯使他变得比一般人要刚毅,靠着自己拼死拼活的努力创办了个体的酿酒厂,生活虽然算不上富有,但还是能够有滋有味地继续着,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了他苦心经营的酒厂,使得他再一次变得一无所有。母亲和舅舅前来拆股并对他殴打无疑使他雪上添霜,妻子、儿子也因故离他而去。他已经够不幸的了,当地媒体还来凑热闹,把他说成是不孝之子。为了给自己正名,当然也为了寻求一条生路他开始走上了漫漫的上访之路。初始他只是为自己的遭遇而上访,但是在上访过程中意外地得知省政府曾经发布过有关企业改制关闭后工人如何安置的文件。文件的精神是很有吸引力的,以至于吸引了众多的下岗工人,他被他们推举出来作为“上访代表”,这样刁有福就有了一种使命感。他全然不顾一身的病痛,把还在病中的父亲搁置一边,上省城、赴北京,他上访的过程可谓历尽艰辛,当地政府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也装摸作样地再次派来了工作组,又暗地里与刁有福协商许以很优惠的条件企图让他放弃上访。但是,刁有福在强权和重利面前忘不了工人们委托他时群体下跪相求的那催人泪下的一幕,始终不改初衷。他的执傲终于激怒了当权者,便罗织罪名把他关进囹圄。其间刁有福的命运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他在上访的途中也有不少热心人伸出温暖的手,但是这一切依然没有能够改变他的悲剧命运。尤其让人不安和不能容忍的是,那些在刁有福顽强地一次次上访中得到了初步安置的下岗工人,面对出狱后的刁有福流露出来的那种冷漠,这种冷漠几乎可以寒彻所有人的心。但是,细心的读者也注意到有一个人,他就是在乡村小学教书的代老师,代老师几次为刁有福写上访的材料,主动免费为他到法院辩护,因此代老师被无端拘留。但是,当出狱后的刁有福找到他时,代老师依然如故地为他出谋划策,这样一份人间真情实属难能可贵。代老师的壮举也为这样一个悲情地故事点亮了希望之光。读到这里,读者还会简单地认为该篇作品描述的只是刁有福一个人的遭遇吗?!
客观地说,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民生的改善、对民意的关注,各地的上访者和以前相比呈逐年减少的态势。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各地政府也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把很多关乎民生和民意的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之中,没有引起事态进一步的激化,这应该是很可喜的了。毋庸讳言,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如作品中描述的那种悲剧还有酿造它的环境和催生它上演的土壤。尤其是在一些政治氛围不那么浓厚的地方,少数官员的所作所为仍然令人忧心忡忡,谁来监督这些地方官员们的言行,谁来保证更多的“刁有福”们不再有类似的“遭遇”呢,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从体制上着眼了。实事求是地说,仅靠一篇小说作品要想达到解决这个社会矛盾的目的,显然是不理性的,那也不应该是文学作品的功能,正如作者在创作谈里无奈地感叹,他能够做的就是把它写出来,以期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我们期待着,随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法制化建设日益完善,人们才能够更加心情舒畅,“刁有福”们也才能够会更加有尊严地生活。在这部作品的末尾,刁有福的妻、儿先后回到了他的身边,他也在当地政府贷款和帮助下重新办起了酿酒厂,从还有些简陋的小酒厂里飘出来的浓浓的酒香或许就是预示着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待。
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他在创作《一个人的遭遇》时,面对着难以破解的生存与发展的困惑作者有时候也会和“刁有福”一样无所适从,而他自己仅仅是一个作者,没有更多的能量来左右“刁有福”的命运。但作者的正义感和良知使他不能自己,迫不及待地需要为“刁有福”寻求到一个让读者有些许安慰的去处,于是,作者巧妙地在亲情上做足了文章,给读者展现了一抹亮色,这就让读者比读《太平狗》多了一份温暖。
该篇小说立意很好,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矛盾冲突的起始、展开、化解等等都恰倒好处,转呈起合也很自如。文字流畅,清新自然,使读者能够领略到作品内在感人的艺术磁场。我们在感谢陈应松为读者献上这部佳作的时候,仍然不要忘记感谢《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以及《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的精彩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