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来临的服务赢利时代


 

在国外,卖车赚的钱只占4S店赢利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来自于售后。在中国,随着竞争加剧,售后服务赢利时代正在来临!

 

“北京限行之后,还好,对我们影响不大,车卖得少了,养车、修车的却没有少,再加上加强了服务营销,销售店依旧赢利,至少生存下去没什么问题。”北京一4S店老总如是说。这是依靠售后服务赢利的一个实例。

 

看看影响销售的不利因素,企业“全员扩产”带来供过于求,北京限行各地纷纷考虑仿效,鼓励性优惠政策全部到期取消……销售高利时代正在离去。今年4月,中国车市27个月以来首次负增长。专家认为,国内汽车消费已经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汽车产业或许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

 

“柳岸花明”,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给售后服务赢利创造了机会。过去十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倍,个别品牌的保有量已达到500万辆、600万辆,售后拥有着无比广阔的赢利空间。

 

当然,服务赢利与服务暴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的4S店误导消费者,采取缩短保养时间等方法获利,这不是长久之计,损害了品牌形象。维修市场常见的小病大“换”,动辄就换总成,带来浪费和消费者的不必要损失,这更不是服务赢利的正路。目前,4S店远未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换件、卖车似乎成为了其主营业务,这是不正常的。

 

服务赢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卖车赚不到多少钱了,通过修车去赚。而是发掘消费者服务方面的需求,不断去满足这些需求,从而将服务的蛋糕越做越大。因此,有行业人士认为:售后的学问非销售所能比拟。目前,一汽-大众等一线厂家“悄悄地”从南到北加强了与职业学校的合作,旨在为销售网络培养售后服务人才,长远的计划已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之中。另外,各种形式培训,也成为了汽车厂家的日常功课。

 

随着服务赢利时代的来临,相伴而行的服务竞争也燃起了战火,汽车 “三包”即将出台,这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品牌、不同品牌、不同店之间竞争更加激烈。还有,林林总总的各式维修店也给4S店带来压力。据了解,北京大大小小有2000多家维修厂,各有生存的本领,他们在与4S店争食。这并非危言耸听:“如果4S店不加强服务营销,明天就有被吞噬的可能。”

 

应该看到:销售是有限的,有如卖羊,一买一卖之间,价格越来越透明,而服务却无疆,有如卖羊制品,可以无限衍伸,怎么赚钱就看卖家的本事了。

             (蓝畔)(独家供稿新浪,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