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奉献给皇帝的物品叫贡品,而奉献人才的科举考场就可称之“贡院”了。 阆中清代考棚的正式称谓是川北道贡院,是目前全国能够看到全貌的唯一的中国古代地方科举乡试贡院,接纳秀才参加考试以考取举人功名。走入贡院,看到考舍里面的考生塑像老少兼有,才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古人就有,又听说阆中的四个兄弟状元中的尹氏兄弟都是65岁以上高龄得中,尹氏兄弟如此高龄中了状元也不能做官,而兄弟俩依然孜孜不倦,真让我感叹古人的毅力。
贡院中防泄题成为工作环节,试卷要密封严格保密。并且要求为考生生活服务的人员都是文盲,怕他们传递试题信息。尽管严防死守,舞弊事件仍有发生,阆中贡院展出的用鼠尾笔写得字体清秀的小抄、写满小字的衣裤,与现代人考试作弊的惯常手法如出一辙。而古代对于舞弊者带枷上刑的照片,也反映出古时严惩舞弊者的打击力度。
下图:考舍中休息和复习的考生塑像,参加科举考试要住这样的鸽子笼。
下图:清代乡试时被搜出的小条——字体特别棒!
下图:写满舞弊文章的衣服——有这时间写字就没时间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