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造成的员工罢工事件发生


2011年5月的一天早上8点多,在某公司楼下聚集了几十名员工,有站着的、有蹲着的,有窃窃私语的……

据说前一天下午也是这家公司的员工放下手头的活不干了,跟上司叫板、较劲起来。

那么今天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家公司为了提升服务品质,公司领导准备实施绩效考核,对表现好的分星级给予奖励,不好的自然就不会得到奖励了。同时,这家公司还有一系列加强管理、员工培训、指标量化等工作都将陆续展开,没有想到却接连出现了员工集体跟公司对抗的事件,换句话说这也叫“员工罢工”。

事后经过了解以后才知道,这次员工跟公司对抗不是偶然的事件,是必然要发生的,而且这次再不处理好还会发生类似事件,甚至还要严重。

决策层一厢情愿拍脑门子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的决策层实在是喜欢“一厢情愿拍脑门子”,也许是习以为常,成为一种自以为是的决策方式。然而,这种方式没有结合实际,没有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把每一个环节都考虑清楚,有些盲目性的冲动式的开始发号施令,自以为下属就是要服从,上面怎么定,下面就要怎么做,不准讲与上面意思不同的话,最后,一项原本不错的决策却遭到了各个方面的反对,直至发生“员工罢工”事件。

中层两面受气无可奈何

上面的指示精神要通过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传达、贯彻、落实,一般的情况下,一个好的决策在谋划、实施的过程中,中层管理人员是要介入讨论的,只有中层管理人员参与并清楚了公司的决策内容,才能知道怎样去落实,同时,决策层在决策之前一定要听一听中层管理人员着这项决策的理解和建议,且不可不顾中层管理人员的真实想法和所了解到的员工反应就要求必须执行,这样下来,中层管理人员在员工面前只能强制性的落实公司的决策,员工认为这样的决策不合理,影响了他们的利益,抵触情绪就滋生出来,随着决策的实施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形成了对抗性,员工向中层管理人员提出建议和要求,中层管理人员开始还主动去向上面汇报,甚至据理相争,一次、两次,上面仍然固执的要求执行,这个时候的中层管理人员就夹在两面无可奈何了,索性心一横,我该做的都做到了,出了问题跟我没有关系的思想一旦形成,那可就坏了,员工们现在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得,不闹腾闹腾,上面还以为我们一一帮软蛋子,一个火星立即点燃了员工心头的愤怒,罢工事件终于发生了,可悲的是这样的事件在很多人哪里都有预感了,唯独决策层没有预感到,岂不可笑、可悲!

员工想法简单没有过分要求

其实通过了解员工的想法,明显的感受到员工的想法很简单。员工们知道公司是要往好的方向发展,有绩效考核等是奖罚分明,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但是,员工们生气的是一、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周边同等的企业收取都比他们高,希望能够给长点,节假日等国家规定的员工福利待遇有保障;二、绩效考核可以,但不能把涨工资部分放到绩效考核之中,这样不合理;三、合理制定指标,让员工能够通过努力实现并进行月考核等等。

简单,实在是简单的想法,可是,当初各级管理人员怎么就没有把事情计划好呢?决策层是一时疏忽还是根本就没有缜密思考清楚造成的呢?

往往都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听说决策层非但没有认真的反省和思考下一步怎么做好,反倒要查看谁带头闹事,把闹事者先处理掉,看看,这样的决策层多有意思,传统的中国管理者的心理和面对事件的应对及后期处理的老调调,怎么会在改革开放了三十多年的中国还有些根深蒂固呢?平时那些新的思想、新的管理等书籍的养分都汲取到哪里去了呢?企业出资让他们参加企业管理、团队打造等方面培训学习怎么践行的呢?写到这里笔者实在是不愿再写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