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古代天文学的兴起


 

《宇宙论》
 
第二篇 古代天文学的兴起
 
我们所要探讨的古代天文学所处的历史阶段应当为自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年时期的远古人类所发生的天文事件,这一时期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开启之后一直到古希腊文明开启之前,5000多年来人类从愚昧走向了文明,基本告别了新旧石器时代,跨进青铜和铁器时期,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劳动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农业与畜牧业分离,产生了社会第一次大分工,农产品和畜产品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出现了剩余。手工业、商业、商品交换、贸易乃至国家、城市、君主还有祭司、僧侣专职人员都一一出现,所有这些都是在劳动剩余产品基础上诞生的。
在公元前3300年这个节点上,人们为了记录自己的交易数量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字,文字的出现给凭借绘画、雕刻记忆思想意识与自然现实时代画上了句号,人类从此步入了能够准确记录自然、社会、生活,真实反映意识、思维、思想,清晰描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文明历史。
人类在认知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同时,也在锻造自身的意识与思维,组建起新的思想,形成了有史以来新的宇宙观。由此开创宇宙诞生、生命起源和人类降生观念上的新纪元。人类用以解释自然与人生主旨基本走上了两条线,一条主线是以“神”为核心的神创论,直接证明就是流传至今的创世神话;另一条主线是以“星”为核心的占星学,直接证据就是广为传播的黄道十二宫。“神”与“星”的结合演绎出了各类宗教,“星”与“人”的结合演绎出了各种天文。历史就是这样,从古代科学走向现代科学。
在第一篇主要关注的核心是天文学的起源,我们将其归结为人类起源这一条主线,自从有了人类、有了意识、有了需求,天文学就有了起源、有了启蒙、有了萌芽。随着时间长久的推移,随着生理缓慢的进化,随着意识逐渐的清晰,随着需求不断地增长,人类最终摆脱宇宙、空间、大地、生物给他们带来的长久困惑,并以他们认定对宇宙长期观测、探索的科学结论,奠定起远古人类自己的宇宙观。在第二篇我们所要讨论的核心就是这种宇宙观,其中主要是围绕神创论和占星学这两条主线叙述天文学早期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