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准率上调对开发商的资金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次性冻结资金3700亿元,这是今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存准率,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将达21%,中小金融机构存准率为17.5%。

  央行中房价格指数研究员陈湛匀教授认为:上调存准率是一把双刃剑。

  准金率的连续上调会对开发商的资金产生较大的影响,加大融资成本,增加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度,会导致开发商资金吃紧,从而加速一线城市的房价下跌。虽然地方的项目投资提速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加上由于我国保障房建设步伐的加快,第二批保障房专项资金的下拨,尽管这些推动最近房地产投资的发展并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但是由于商品房的市场受到限购令的调控和问责制的政策影响,房地产商对资金越来越吃紧,日子难过。首先从客户回笼资金难度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存准率的接连上调,个人房贷业务将会偏紧。有些银行比如上海区域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已基本暂停办理个人房贷,有些银行都在收紧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目前央行规定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6.31%,由于信贷资源紧张,有些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的利率水平至少在基准利率上浮15%以上,如果以担保等方式的个贷贷款利率要上浮50%。不少银行受到较大的存贷比指标压力,所以收紧政策将继续延续。其次除了银行贷款融资更加艰难,如从其他渠道融资成本太高,所以这次存准率的第五次上调到历史高位又使本来资金吃紧的开发商,资金更加紧张。

  准金率的连续上调也是有利于解决通胀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由于我国的通胀既有输入性的通胀影响,更有内生性的通胀影响,加上最近工资上涨拉动的通胀,显然抗通胀不是一场短期战。进来我国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加大了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量,所以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是我国主要经济问题之一,需要加以重视。

  央行中房价格指数研究员陈湛匀教授认为:由于PPI、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都比预期来的低,显然当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尽管有利于抑制通胀,但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CPI同比增速都比预期来得高,这表明投资反弹所拉动的经济增长还存在泡沫,需要及时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现在宏观经济政策仍然保持紧缩政策,这次存准率有助于抑制通胀高起和充裕性的流动性过剩,所以未来的房地产将继续强化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