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股或迎政策驱动机会


从昨天开始,CCTV对物流业的突出问题进行连续七天聚焦报道。无论是近期各方对于 “菜贱伤农”事件的广泛关注,还是“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发生;无论是劳动力成本的全面提高,还是大消费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都已经全面暴露出当前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之下,中国发展现代物流的紧迫性。

 

概念

 

按现代物流学的观点,物流是若干领域经济活动系统的、集成的、一体化的现代概念。物流不等同于物资流通,不仅仅是储运,而是包括包装、搬运、贮存、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的有机整合。

 

传统物流仅仅是作为“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出现的,而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一言以蔽之,现代物流强调集成化、系统化的服务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物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也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现代物流发展的主力为第三方物流。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专门搞物流的专业组织,是为生产与流通部门服务的,他们掌握了足够的物流信息,它能够帮助生产方优化物流配置,他们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和最合适的时间提供合适的租用设施,为需方节省大量的资本和时间,它主要的优点就在于运用信息技术能更好的使需方和有物流设施的一方能够更好的优化配置。

 

政策

 

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国内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直到2006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被写进“十一五”规划,终于明确了物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2009年,物流业被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得到了全所未有的重视。有些遗憾的是,在2009 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38 个部门成立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实施细则的具体落实工作,但截至目前有关实施细则迟迟未能出台,进展相对缓慢。

 

随着规划期截止时间渐近,未来逐步出台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其中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细则有望率先出台,事实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有关方案已在出台前夕,目前有关单位正在通过成功案例总结联动模式,并拟在全国推广,“两业联动”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1年3月,商务部、发改委、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标志着相关细则的制定和发布正在逐步推进。考虑到发改委带领30 余部门起草的多项物流业振兴细则将可能有效地降低物流行业的成本瓶颈,未来在政策的催化剂作用下,物流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快速发展和全面升级的良机,物流业的春天即将来临。

 

标的

 

 

物流类型 股票代码 上市公司
仓储物流 600787 中储股份
600794 保税科技
600073 上海梅林
600315 上海家化
城市物流 600676 交运股份
600611 大众交通
大宗物流 601919 中国远洋
600087 长航油运
600026 中海发展
港口物流 600018 上港集团
601866 中海集运
供应链管理 002210 飞马国际
002183 怡亚通
600153 建发股份
600119 长江投资
002245 澳洋顺昌
300013 新宁物流
海运物流 002069 獐子岛
600428 中远航运
航空物流 600270 外运发展
冷链物流 600125 铁龙物流
600650 锦江投资
600708 海博股份
农业物流 000061 农产品
600271 航天信息
601933 永辉超市
000860 顺鑫农业
物流园 600368 五洲交通
000906 南方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