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的“去行政化”已经到了“梦醒时分”
盛大林
“去行政化”一直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标志,但最近,这个被誉为高教改革“试验田”的大学因公开选拔两名具有“正局级”行政级别的副校长引来争议。倡导“去官化、去行政化”这一理念的校长朱清时更是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据5月11日《钱江晚报》)
去年10月份,当有媒体报道筹建中的南方科大将“去行政化”之后,我立即发表了题为《南方科大的“野心”注定落空》的文章,认为身为公办大学的南方科大,“去行政化”根本行不通。但我还是没有想到:只过了半年多的时间,南方科大的“去行政化”就遭到了行政力量的干预而面临破产的命运。
南方科大朱清时说,学校实际上已经有了管理条例,是由学校校长进行提名,再由理事会任命副校长,任何干部都需要遵守理事会管理的体制,“在南科大工作的副校长是没有行政级别的”。如果这样的体制得以落实,至少在形式上袪除了行政化的色彩。但深圳市委组织部公开选拔“正局级”副校长的举动已经将朱清时的设想和南科大的体制击得粉碎!
南方科大的管理条例和“去行政化”设想肯定曾得到过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认可,不然,朱清时也不会答应出任校长。那么深圳市委市政府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应该说,这确实涉及原则性的问题。
“党管干部”是国内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这不仅适用于党政机关,而且适用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办高校的领导干部向来都是由党委组织部门任命的,南方科大岂能游离于原则之外?既然由党委组织部门负责选拔干部,那就要按照通行的“游戏规则”来办,而行政级别是干部选拔及管理的基本架构,但凡这种体制内的干部,都必须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架构中找到相应的级别——很难想像,组织部门选拔任用的干部没有行政级别!
南方科大从一开始就以香港科大为榜样。那所大学虽然也是公办的,但校董会是最高决策机构。作为监督的香港行政长官,除了任命校长和推荐不超过3名校董会成员外(共20多人)外,并不过问日常的事务。香港科大当然是没有行政级别的,因为整个香港都不存在什么行政级别——普通百姓可以一跃成为行政长官,行政长官也可以一夜变为普遍百姓——而这种毫无“官本位”观念的社会环境,正是高校没有行政化的基础,而这个基础显然是深圳以及整个内地所不具备的——这也正是从一开始我就认为南方科大的“野心”注定落空的主要原因。
即使是在无行政级别的社会环境下,政府举办大学也不是最佳的方式。在全球排名靠前的高校中,基本上都是私立的,只有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例外。研究表明,牛津大学虽然名义上还是公办性质,实际上已经逐渐演变成了私立的大学,因为英国政府的财政拨款越来越少,也不再干预学校的事务——而这可能也是香港科大未来的方向。
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希望还是应该寄托在民办高校的身上。指望在公办的大学里“去行政化”或者实现学术自由,只能是“南柯一梦”。深圳市为南方科大公开选拔“正局级”副校长的事实表明,南方科大的“去行政化”或已到了“梦醒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