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CPI再破5%印证通胀老虎“虎威”依存


解读国家统计局4月宏观经济数据运行报告》

谢逸枫:CPI再破5%印证通胀老虎“虎威”依存

  提要:201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4月居
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同比回落0.10.1%。其中环比上涨0.1%。1-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1%。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涨幅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5.2%,农村上涨5.8%;食品价格上涨11.5%,非食品价格上涨2.7%;消费品价格上涨5.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9%。

  对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有什么看法,通胀压力未来是否存在?笔者认为,今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再次“破五”,同比涨5.3%,表明通胀形
势依然严峻。此前,3月份CPI同比涨5.4%,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CPI曾于2008年7月达到同比上涨6.3%的近年历史高位。虽然4月CPI仍高位运行,4月CPI同比上涨5.3%,环比上涨1.1%,超过市场之前预期。通胀压力的舒缓需要一个过程,况且CPI的高位将在6月-10月份体现。
CPI数据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于抑制通货膨胀决心的效果,可惜虽然CPI有所缓,但仍然凸显出中国较高的通货膨胀,这将继续加大政府继续推出紧缩措施的担心。

  数据公布后,大宗商品市场小幅回落,因市场担忧中国CPI仍然处于较高位置的而政府可能继续抑制商品市场的走高.另外,PPI与工业增加值低于预期考虑,中国经济渐有滞胀的迹象。从数据来看,5.3%的CPI不容乐观,加息与人民币升值均有待进一步加强。近段时间人民币连创新高,今年累计升值1.913%,表明监管层调控通胀的决心.

  4月CPI数值的回落主要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较3月份的5.4%略低,但略高于市场预期。CPI处于市场预期的上限,PPI与工业增加值则低于市场的判断,紧缩政策威力显现4月间主要农产品价格止住了上升的步伐,并有回落的迹象。4月CPI数值的回落主要是因为4月份的食品价格出现了下跌,另外,输入性通胀的因素减弱,近期石油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另外,中国目前的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下半年应该是一个去库存的过程,这三个因素都对将对通胀水平产生一定的压制作用。

  目前通胀的导致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物价上涨是通胀的主要原因,而目前的通胀属于输入型通胀,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从新增信贷投放以及4月份市场资金面情况来看,作为债券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流动性已经较3月份有所收紧,往年企业所得税清算补缴的时间就在5月份.目前货币市场利率情况来看,隔夜稳定在2%以上,说明市场对未来政策预期还是谨慎的.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有所回落,通胀是否会回落?笔者认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有所回仅仅是暂时性的。4月份CPI同比上涨5.3%,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不过仍处于较高水平,通胀压力舒缓时间长,到今年6月-10月,CPI将达到一个高峰值,下半年CPI同比增速回落可能性不大。另外,受季节性影响,蔬菜价格环比回落,且回落幅度大于预期,带动食品价格环比回落0.4%,但非食品价格涨幅大于预期,显示目前通胀由食品向非食品传导的趋势已经形成,未来非食品价格上涨仍将存在惯性.

  未来CPI走势仍不乐观,主要是目前食品价格受季节性影响回落,未来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值得关注的是,在食品价格中占比较高的猪肉价格可能难以下降,主要受到生猪存量及能繁母猪量维持低位的影响.

  4月的数据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有什么影响?笔者认为,4月的数据将不会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太大的冲击,由于存在加息预期,债券收益率存在小幅上浮的动力,但从上一次加息后市场反应来看,在加息预期长期存在的市场中,市场会提前消化预期,靴子落地并不能产生重大影响。不过,从货币市场的表现来看,短端SHIBOR及质押式回购或将出现较大的波动,以应付可能的紧缩政策出台。

  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是否会导致本周加息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笔者认为,CPI再次“破五”,同比涨5.3%,高于市场此前预期中值的上涨5.2%,表明通胀形势依然严峻。CPI曾于2008年7月达到同比上涨6.3%的近年历史高位。虽然4月CPI仍高位运行,但进入5月份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有所回落,央行暂时可能会保持一种观望态度,暂不会马上加息三月份数据显示CPI5.4,这已经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根据4月CPI最新数据5.3,CPI存在上涨可能,PPI环比仍旧上涨,而CPI数据在传统上六七月份才达到高点。

  3年央票的重启,一定程度上会减轻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的压力。最新公布的4月份新增贷款显示为7396亿,M2余额75.7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1.3%和6.2%。根据央行年初订的目标,全年新增信贷总量不超过7.5万亿。而鉴于央行不愿加息,5月仍可能上调准备金率.从经济运行的数据看,4月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不过,即使CPI同比数据较前值下降,仍保持在5%之上,通胀及预期依然较高,不能排除进一步紧缩的可能。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处在高位,加息仍随时会来.预计年内还将有两次加息.毫无疑问,高通胀,高信贷,马上来一次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下半年紧缩政策预计也不会退出。

  进入5月份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有所回落,央行暂时可能会保持一种观望态度,暂不会马上提准或加息。暂停逾5个月之久的3年期央票或者有望"再度出山",3年央票的重启,一定程度上会减轻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的压力。此举意味着央票回笼流动性功能恢复,再加上正回购,央行短期内可通过公开市场回笼流动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加息的可能,因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96亿元,较大幅度超出市场预期的6788.9亿,目前通胀压力还是相对较大。

  最新公布的4月份新增贷款显示为7396亿,M2余额75.7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1.3%和6.2%。根据央行年初订的目标,全年新增信贷总量不超过7.5万亿。数据统计,一季度已经投放近2.3万亿,超过季度平均投放量近5000亿。面对流动性压力不减,紧缩政策还将继续,那么,央行在二季度的动作还会继续。

  目前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局面,如果管理层不加息,可能通胀难以控制;如果加息,会使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成本增加,对经济的冲击可能会更大一些。

  很赞同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的观点,CPI5.3%显然不是年内的最高点,年内的最高点预计要到6-10月份出现。在第三季度末之前,输入通胀压力很难减轻。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同时关注增长和通胀。4月份数据中已有工业增加值显著低于预期,第二季度加息可能下降。5月仍可能上调准备金率,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初或会出现2-3次加息。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由于经济偏热略解,4月份的主要宏观数据将不同程度回调,但这种物价回落趋势将不会持续,CPI上半年见顶可能性也不大。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阐述:首先,目前经济仍然强劲,物价仍未见顶。而且,目前经济主体信贷需求依然强烈,外贸也重返30%左右的高位,反映国内经济活力依然强劲。其次,在国际上,美联储声明显示,未来数月内仍将继续“保持”其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调整节奏弱于预期,由此将使得美元继续保持疲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因此暂时难现显著回落迹象。

  上述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情况都清楚表明,4 月份物价回落极有可能是暂时的。央行年内还可能加息 2-3 次,这一动作上半年和下半年都有可能发生,但本月月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取而代之的是有可能将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 0.5%至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