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私营是私营单位工资1.8倍折射啥


  国家统计局5月3日 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20759元,前者是后者的1.8倍,足见两者差距较大(5月3日国家统计局网站)。

  从国家统计局分别公布的《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主要情况》和《2010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主要情况》综合对比来分析,最少暴露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收入分配改革吵闹、喊叫多年,但几乎没有任何进展。与2009年相比,高工资、低工资行业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排名上出现了一些变化,甚至在非私营单位中,工资前三的行业排名都没有发生变化。提高最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限制最高收入者收入的分配改革措施基本没有效果。比如:几年来收入都高于社会平均收入的金融行业不但没有得到限制,而且还在扩大。2010年金融业工资增长了1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金融业非私营单位2010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80772元,高出整个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43625元,使其2.17倍,高出私营企业平均工资60013元,使其3.89倍。同时,行业内部工资差距在拉大:去年城镇私营单位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年平均工资之比为3.5∶1,城镇非私营单位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年平均工资之比为4.7∶1。非私营企业门内部差距也在继续拉大,中高层薪酬越来越高,增长越来越快,而一般职工工资增长越来越慢甚至多少年没有增长。

  由于非私营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通过国家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力度在加大,非私营企业攫取社会利益在无限增大,吸引和诱惑各种资源抛弃背离市场调节机制而通过各种途径往非私营企业流动包括人才、资金、资本等资源。以金融业为例,非私营单位2010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80772元,而私营单位为31226元,前者是后者的2.6倍;再如,同样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私营单位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900元,而非私营单位为39329元,后者为前者的4.4倍。这已经在威胁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正在破坏中国经济结构,正在阻碍中国经济痛苦转型。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因素是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回报这么低、对人才资源吸引力这么弱,相反,非私营单位攫取利益这么多,行业回报这么高,对人才诱惑力这么大,这不但对整个私营单位而且对整个中国经济都是致命威胁。 从收入分配改革角度看,正在掣肘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非私营单位大多是垄断企业、国有金融等,这些行业的高收入已经被社会广泛诟病。这些企业慷国家之慨,凭借国家赋予的行业垄断权力,大肆攫取社会财富,然后把全民国有财富变为少数人、小集团的利益。并且这种利益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是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大讥讽,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和最大拦路虎。 从人才合理流动看,这种差距正在阻碍人才的合理流动,正在扼杀整个社会活力。这使得笔者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广东沿海地区出现了一股公务员辞职下海热潮,都感到公务员待遇低。甚至出现一个现象是“没本事人才当公务员”。说明那时创业成本低、环境宽松。虽然风险较大,但回报较高。如果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不仅是一个为就业拓宽路子,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的路子都宽泛了。私营从业待

  其次,2010年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私营单位1.8倍其背后折射许多深层次问题。从经济角度看,正在威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说明由于非私营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通过国家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力度在加大,非私营企业攫取社会利益在无限增大,吸引和诱惑各种资源抛弃背离市场调节机制而通过各种途径往非私营企业流动包括人才、资金、资本等资源。以金融业为例,非私营单位2010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80772元,而私营单位为31226元,前者是后者的2.6倍;再如,同样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私营单位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900元,而非私营单位为39329元,后者为前者的4.4倍。这已经在威胁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正在破坏中国经济结构,正在阻碍中国经济痛苦转型。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因素是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回报这么低、对人才资源吸引力这么弱,相反,非私营单位攫取利益这么多,行业回报这么高,对人才诱惑力这么大,这不但对整个私营单位而且对整个中国经济都是致命威胁。

  从收入分配改革角度看,正在掣肘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非私营单位大多是垄断企业、国有金融等,这些行业的高收入已经被社会广泛诟病。这些企业慷国家之慨,凭借国家赋予的行业垄断权力,大肆攫取社会财富,然后把全民国有财富变为少数人、小集团的利益。并且这种利益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是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大讥讽,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和最大拦路虎。

  从人才合理流动看,这种差距正在阻碍人才的合理流动,正在扼杀整个社会活力。这使得笔者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广东沿海地区出现了一股公务员辞职下海热潮,都感到公务员待遇低。甚至出现一个现象是“没本事人才当公务员”。说明那时创业成本低、环境宽松。虽然风险较大,但回报较高。如果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不仅是一个为就业拓宽路子,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的路子都宽泛了。私营从业待遇高,自己创业环境宽松、回报高,私营、私企快速发展壮大,市场机制就能彻底发挥作用,中国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广。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中国比上个世纪80年代在退步。应该创造这样一个环境:非私营单位职业安稳安全,但收入不高;而私营民营单位安全感不强甚至风险较大,但回报收入高。如果把非私营单位搞成今天这样,既安全安稳、没有危机感,工薪收入又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高于私营单位。那么,这不但拉大收入分配差距,而且拉大人格差距;不但恶化中国经济结构,而且将造成整个社会一系列矛盾,使得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走向死胡同。一个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之划分,就使得私营单位一般职工的“尊严”全无。

  遇高,自己创业环境宽松、 回报高,私营、私企快速发展壮大,市场机制就能彻底发挥作用,中国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广。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中国比上个世纪80年代在退步。应该创造这样一个环境:非私营单位职业安稳安全,但收入不高;而私营民营单位安全感不强甚至风险较大,但回报收入高。如果把非私营单位搞成今天这样,既安全安稳、没有危机感,工薪收入又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高于私营单位。那么,这不但拉大收入分配差距,而且拉大人格差距;不但恶化中国经济结构,而且将造成整个社会一系列矛盾,使得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走向死胡同。一个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之划分,就使得私营单位一般职工的“尊严”全无。 一定要看到非私营是私营单位工资1.8倍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下决心打破国有垄断行业,真心实意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先从大幅缩小非私营单位收入差距开始。遏制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提高私营单位职工收入,另一方面必须下决心抑制非私营单位收入过快增长、收入差距迅速拉大的势头。

  一定要看到非私营是私营单位工资1.8倍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下决心打破国有垄断行业,真心实意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先从大幅缩小非私营单位收入差距开始。遏制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提高私营单位职工收入,另一方面必须下决心抑制非私营单位收入过快增长、收入差距迅速拉大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