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开发商建公租房由政府承租A2
《扬子晚报》说,最近,我省明确提出,要在普通商品房小区中配建公租房,建成后,可由政府统一承租,提供给新就业与外来务工人员。在此期间,开发商可以获得政府的贴息补偿,且在租赁期满后,还可以拿回重新上市……这一做法在全国尚属首次。
保障房建设总受到商品房市场的影响,在商品房市场火爆的时候,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土地财政,不太愿意建保障房。而随着调控政策的逐渐严厉,商品房市场遇冷,再加上中央政府建设保障房的决心,地方政府开始重视起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可是由于利润较低,很多开发商资金链今年又偏紧,所以建保障房的积极性似乎也不高。
不过,这个问题最近似乎得到了解决,随着政府给予的许多优惠条件,比如税收减免优惠、土地出让金优惠、融资优惠以及一部分租金收益,再加上物业等配套设施的利润空间等。再加上商品房市场风光不再,很多开发商在寻找新的出路和增长点的,如今很多开发商明确表态,愿意建设保障房。万科总裁郁亮声称只要有1块钱利润就会做保障房;保利、金地也不甘人后;而近期发布年报的房企中,有七成表示要参与保障房的建设。
最近看过一个相关的评论,觉得相当不错,评论说,让唯利是图的开发商凭觉悟、觉醒和良心去建设没有利润的保障房,一时可以,长期绝对靠不住。必须建立一个政府主导,政府出资源出资金,开发商有建设和管理利润可图,并且真正惠及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这才是长久和靠得住的根本出路。
 
水电气价格近期不会调(胡 A2)
《现代快报》说,电和天然气调价,需要经过听证会,流程较长,短期几乎不会变动。而眼下国际油价持续上涨,成品油已到调价窗口,但业内普遍认为,考虑到控物价的大局,此次调价有可能面临难产。
 
超市买啤酒 一罐6.5元,6罐却45.4 (靳 A9)
《扬子晚报》说,家住南京迈皋桥的徐女士,到附近的好又多超市买啤酒,看到一种啤酒的单罐价格为6.5元,于是提了6罐装的一扎。可是当她到前台结算时,显示价格为45.4元,平均下来每罐7.57元,整扎买比单罐价格还贵!徐女士提出异议后,好又多超市称,他们可以退换差价,并送徐女士一些小礼品,但是,被徐女士拒绝,并向物价局进行投诉。但物价局赶到后,超市称:没错,我们整扎的就是比单罐的贵!因为多出了一个包装盒。
结果,物价局表示,单件和整扎是两件商品,无法查处……他们钻了政策的空子,让消费者在不知情中多掏钱。
 
南京升级密闭渣土车 铁翻盖变帆布兜 (靳 A08)
《南京晨报》说,南京城管局最近启动了新型渣土车全密闭改装工程……以前渣土车上路是裸奔,即使加了两个铁翻盖,但盖的不严实,免不了边跑边撒。现在,采用了一种帆布顶蓬式的方案,密闭效果得到大大加强。改造成本大约1万多元。目前,相关部门还开通了热线电话,听取市民意见。
 
南京南站广场拟取名金阳、玉盘 (靳 A27)
《扬子晚报》说,昨天,南京公开了南京南站地区的路名规划方案。其中南北两侧的两个广场,分别被命名为金阳广场和玉盘广场。之所以用这两个名字,是因为广场一带被规划为商铺集中区,用金、玉两字有突出以经济为中心的意思。市民如果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可以在10号以前和相关部门联系。
 
直径3米大锅烹制千条河豚 (靳 A7)
《扬子晚报》说,在昨天的张家港美食节上,20位大厨一起炮制了天下江鲜第一锅。锅的直径有3米,用了上千条2、3两左右的河豚。为了确保安全,去除血液、胆汁后,又用啤酒浸泡了12个小时才下锅。上千名游客一起分享了这顿正儿八经的大餐。
 
藏有2.7万的旧电视被丈夫20元卖掉了(胡 A6)
《扬子晚报》说,镇江某村的老陈夫妇,不算富裕,辛苦13年,积蓄了2.7万块钱,被老婆藏在一台老式黑白熊猫电视机里。前天,老陈出门买料酒的路上,以20元的价格,将旧电视卖给收旧货的男子,然后又被该男子以45元,转卖到常州……
所幸,在民警和村民的帮助下,老陈通过老乡辗转找到了常州的买主,在常州发现了自己家的那台旧电视机……从镇江到常州,这2.7万块钱经过近5个小时的穿越后,又回到了老陈手中……这回,为防止例外,老陈夫妇决定,把钱交给老陈的哥哥保管。
 
蹊跷的编制 (靳 A7)
《现代快报》说,江苏省阜宁县环卫所有100多名职工,至今没有编制,其中包括全国环卫女工代表,省人大代表田秀英。而今年53岁的赵强,曾是当地的一名公务员,因受贿罪被判刑2年零6个月,缓刑3年。却在没有经过公开招聘和考试的情况下,被安置到环卫所,干拿工资不上班……对此,阜宁县政府解释说,赵强不存在入编问题,因为他被判刑后编制根本没被取消……
这事,报纸标题用了这么两个字:蹊跷。
 
商家推出代人扫墓业务 称不忌讳替人磕头(胡 自选)
《现代金报》说,清明临近,浙江一些地区的网络论坛上,出现了代人扫墓的帖子,可以提供扫墓、敬香、上贡的服务,有些代扫客甚至愿意披麻戴孝,在墓前三跪九叩……扫墓完毕,代扫客还提供服务照片,用作收费凭证……
很多人工作忙,又不差钱,所以花钱请人去代为扫墓,这确实是人家自己的事儿,咱不该管。不过我在想,如果一个老人,想到自己百年之后,自己的儿子请人替他来祭扫,会是什么心情?
 
相关
20年公墓续费,民政部将出新规(胡 A10)
《南京晨报》说,根据民政部1998年的规定,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如今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公墓20年使用期届满,面临续收管理费的问题。昨天上午,民政部称将立马启动研究此事,完善处理办法…… 
  虽然墓地的使用期限仅有20年,但墓地的价格,却远远超出了使用期限70年的住房价格,阴宅远远贵过阳宅……名义上是续费,其实还是向生者要钱,难怪不少网友说,有本事,你们向鬼要钱去!
 
贵州官员批媒体抹黑:学生不吃午饭是多年普遍情况   (靳 自选)
《中国青年报》说,贵州省黔江县的红板小学,地处贫困山区,全校200多名学生,有160多个每天中午根本没饭可吃。这事见诸媒体后,一些志愿者组织了捐款,让孩子们第一次在学校,吃上了一顿热腾腾的中午饭……可是,对此,黔江县教育局的领导却表示:当地学生不吃中午饭是习惯,媒体的报道给当地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而且,志愿者提供的食物,没有安全保障,万一出了事谁负责……
 
东莞统计局公开年报三年几乎未改 官方称是失误(胡)
《京华时报》报道,最近,东莞市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一份《2010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除年份数字不同外,该局2010年报告与2008年报告一字不差,而且,这两个年份的报告与2009年报告,只有少许说法上的差异……对此,东莞市统计局副局长张永艳说,此次乌龙报告事件是工作人员敷衍了事导致的,东莞市统计局已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严厉批评。
连续三年的公开报告一模一样,小小的工作人员能做得了主吗?要是上级稍微读上两遍,又怎么能发现不了呢?
 
停车费涨太狠 怎么花请公开 (靳 A9)
《金陵晚报》说,北京4月1号起大幅上涨停车费。车主王强1号在路边停了2个小时,被收了25块钱,而在此前,最多也就4块钱。而在宣武门附近工作的于先生更惨,按照新的收费标准,一个月光停车费就要3000多元!于是,一些市民质疑:道路是公共资源,凭什么你在路边划两条线就收钱,干嘛让停车公司把钱都挣走?对此,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停车公司只是微利经营,占路停车费用是收归政府的,这笔钱是用来发展交通设施的。
据估算,每年北京收取的停车费有几十个亿,这些钱都干嘛了?在大多数人眼里,依然是一笔巨额糊涂账。市民认为,政府应当建立透明的停车费管理机制,主动接受监督,暗箱操作必然惹人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