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如何把握两岸三地投资机会?
朋友聚会,几位做实业的企业老总问我:“在当前地产调控不断加码,央行今年已经两次加息,其他投资渠道不多的情况下,股票和基金到底哪种投资方式更好?”
说实话,想要精准回答这个问题,难度还真不小。原因在于,选择何种投资方式,并无标准答案,它与个人的风险偏好及承受能力、性格、爱好、对回报的要求等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目前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国内货币政策、地产和汽车等行业政策变化方向来看,今年出现单边牛市的机会不大,如果不出意外,市场应处于震荡缓慢攀升的格局,股市呈局部或结构性机会的概率较大。
正是基于以上研判,笔者个人认为:如果是专业人士,且时间充裕,可以选择投资股市,以博取高额利润。如果是非专业人士,也无精力每天盯盘,则选择基金更为适合。毕竟,从长远看,相对股票而言,基金属于典型的低风险产品,有时,甚至还会为自己带来较高回报。
但问题是,现在市场上类型齐全,名目繁多的基金产品足以让人目不暇接,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选到自己中意的呢?
人们常说,买基金至少要有三看:看公司实力,看经理管理能力,看过往产品业绩排名。不过,笔者还要加上一点:还要看基金的投资方向是否适合符合国家政策及发展趋向。
举例来说,随着“十二五”规划出台,2011年和今后几年的投资方向,必定跟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关。此外,伴随着中国跃升为全球经济总量老二,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必将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经济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孕育新的投资契机。换句话说,未来一段时间,包括产业结构升级、消费升级和技术升级等三大发展趋势,不仅给中国经济增长引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而且也将促使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相关企业将成为受益者。
投资基金,讲究长期持有,追求累积复利,不宜像股票那样今天买明天卖,因此,选择一只未来增值可以预期的产品,显得极为关键。尤其是,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面对难得机遇,如何尽可能地把握两岸三地投资机会,是每位普通投资者必须面对的首要任务。
个人觉得,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减缓,但增长质量将逐步提高,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尽量选择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或符合未来战略发展方向的产品。
比如,近日正在发行的华安大中华升级股基,有着较为鲜明的特点。该基金投资范围为大中华地区企业,包括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企业在境外几个主要证券市场(如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伦敦等证券市场)发行的股票、存托凭证及其他衍生产品等。同时,为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也可少量投资于东亚及东盟区域市场,包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证券市场交易的普通股、优先股、存托凭证及其他衍生产品等。很显然,这只新产品完全符合前面谈到的选基要点。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已经看到,“十二五”期间,面对日趋严峻的通胀形势,要想稳健获得投资回报,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带给港、澳、台等大中华地区难得的发展机遇,为确保实现投资收益,大家可密切跟踪和关注华安大中华升级股票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