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几回伤往事
------《沉默的胁从犯》序言
刘继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这是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的两句诗,我很喜欢,它总能使我联想起一些生活中的憾事恨事。读完女作家陆华农(本名王旭艳)的小说《沉默的胁从犯》后,这两句诗再次萦绕我的心头。
几多的错综复杂,几多的悲情悲愤。好看而残酷的故事从作家笔下缓缓流出,艳而不淫,哀而复伤,无助的善良,无安全感的正义,尽力的挣扎,挣不脱的无奈,无不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人读毕掩卷沉思,怅然若失,抑或一唱三叹,沉湎其中而一时难以自拔。好的小说,都会给人这样的阅读感受。
作者陆华农是我的朋友,也是很谈得来的文友,在写作中,我们的沟通与交流很多。陆华农很有才情,她自幼钟情文学,酷爱写作,有着很好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很敏锐的现实感悟,其所看所思所悟流于笔端后,往往就是一座文字的迷宫,能暗合经典文学所要求的未知结构、悲剧结构、迷宫结构、两难结构等,且极有性灵,人物神气活现,情节匪夷所思,故事甚为好看,结局发人深省。整篇散发着淡淡的哀伤,文字叙述间有着隐隐的风雷之声。
陆华农的这部《沉默的胁从犯》,是近期国内为数不多的关于检举人命运的小说,作者从一位涉世不深就遭遇厄运的女记者燕子入手,报道申城大学三产骗贷案件为引线,牵连出政府官员、大学校长、检举人李炳刚、骗贷者杨德志、主编孟大崇等一系列人物。贪欲狡诈者最终未被判决,检举人却被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燕子与恋人张鹏阴差阳错被同学钱丽丽冒名顶替六年,真相揭露之时,钱丽丽以自杀维持脸面,骗贷者逃匿出国……小说从多个角度,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斑驳。
作者笔法细腻,显示扎实而灵动的文字功底与写作技巧,一步步揭示出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与人、体制与法律、信仰与欲望等诸多矛盾,提出深层次的社会课题,有助于相关制度的建立于完善,促使我们的社会真正走向和谐。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祝愿这部难能可贵的小说能畅销复长销,也希望作者能为我们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来,如此,则读者幸甚,文坛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