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汶川---全国第四届专家博客笔会之一


春暖花开时节,心向汶川飞去。
    今次的向往已于三年前的心境大不相同。2008年5月那些令人心碎的记忆,恐怕一生也难以从我的脑海里移除;那一年,我的思绪,我的生活,我的写作,从未离开汶川大地震的灾难、牺牲和奋斗,直至汶川一带开始了大规模的恢复重建,直到灾区人民的生活渐渐走上正轨。
   几天前,忽然接到华龙网小阳(我们叫她“师傅”,她是我们“华博”最早的负责人)电话,说是推荐我参加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举办的第四届专家博客笔会,主题为“记录重建奇迹,见证中国力量”,采访四川灾区重建。

   自然是喜不胜喜。
   其实,我自己早已安排了今年五月的行程,就是去汶川四周走一遭,想不到,心底的夙愿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提前实现了。
    明天上午,鄙人就会和华龙网的美女博客领导媛媛一起赴会,与国内数十家网站负责人、知名博主同行,去瞻仰灾区人民伟大的重建事业,学习他们不向灾难屈服低头的崇高精神。我想,在行前,在这里,用我自己的各类博客文章,反映一下我在那场灾难前后的故事,以及我的心境,我的作为,还有各式人物的牺牲与奉献,似有必要。

    绝对不是杜撰,我是在“5.12”大地震前两天才从雅安、成都一线回到重庆的——

    五月上旬的川西平原与山地,有着格外恬静的美丽。所有的庄稼与草木,都在温暖的阳光下拼力吸吮着大地的养份,都在贪婪地奋发地生长着,让这块被地球被人类娇宠着的富饶土地充满百倍的活力与生机。
   阔别多年之后,我和我的作家朋友曾先生开着车,正在川西的大地上自由地行走,享受着阳光,绿叶和清流,享受着美酒、珍茗和友情,享受着30年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带来的舒适与快乐。几日前我们从重庆出发,沿渝遂高速直奔世界屋脊下的雨城雅安,数日后又沿成雅高速来到成都,探视母校,寻访故旧,天天被亲情和友谊浸润,日日为音乐与艺术而陶醉……
   然而,就在其时,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我们的脚下萌动;一次惨绝人寰的悲剧,正在几十公里外的地壳下悄悄拉开了黑色的帷幕。印度板块向东挤压生成的年轻的青藏高原,将其蓄积了数十年的能量疯狂地冲击四川板块,并在300多公里长的龙门山断裂带汶川到北川一线訇然释放……
   于是,那一刻天崩地裂;于是,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地域最宽烈度最强,殃及数千万人的自然悲剧就在美丽的天府之国绝情地上演!
   绝对是巧合,我们在地震前夕赶回了重庆。我们义无反顾地回川重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四川的朋友太热情了,我们不想过多搅扰他们平静而幸福的生活。然而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地球的撼动,让3000万重庆人同样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当城市中央几百座高楼一起摇摆晃动的那一刻,当成千上万市民惊叫着沿着狭窄的楼道冲向地面的那一刻,人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这种大地的震怒来自何方,甚至不知道它会将我们带向何方,是生存还是死亡?             

         ——摘自许大立报告文学《生死线上的搏击》(华博首发,后被《红岩》杂志刊出。)

    就在地震发生之后的几分钟,惊魂甫定的我决定就呆在我家的22楼上,不下楼了,写一篇博客记录此事。慌乱之间,思绪太乱,手也僵了,字也打不快了,于是就写成了这样一篇博文;好在网络还有,磨叽了20多分钟才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