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技术的发源地,是太阳能技术的研究中心和权威专家的聚焦地。向来以技术和科技研发为主导,一直遵循由内而外的,由产品到市场的发展规律。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单凭技术研发闯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各地突起的太阳能企业使得京企在市场的竞争中暂时显得落寞。
为什么我们京企拥有领先的太阳能技术,拥有多年的研发历史,却在新市场中没有处于领跑的位置,而是让“后来者居上”?我们欠缺到哪里?应该如何做才能成为市场的领跑者,成为市场的弄潮儿?
我们在哪里?
作为京企,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北京作为全国最大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聚集了全国数量最多的著名高校每年获国家奖励的成果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为我们京企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持。中国的第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诞生在北京,建国初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博会展出的太阳能热水器源产自北京,中国第一个太阳能产业集群诞生于北京……
我们曾经辉煌过,但时过境迁,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市场化经济作用下,我们京企的技术与品质优势已不足以让我们再傲视各方。市场经济对企业制度、管理、营销、宣传等各方面的综合型因素要求越来越高,在第一波经济浪潮中,山东、江苏、浙江同行业迅速崛起,与我们京企形成中国太阳能的四大产业集群。并且在最近几年,我们京企逐渐被落下,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渐的被甩开。随着湖北、云南、四川等地新崛起的太阳能集群,使得我们必须在认清“我们在哪里”的同时,搞清楚我们将走向何方?我们应如何走?
我们走向何方?
有人说过: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的可挖潜力的大小。可喜的是,太阳能行业作为绿色朝阳产业拥有着非常大的前景。因此,未来我们京企要做的,除了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还得做好明确的规划定位,为眼下的时间确定方向。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保持住我们京企特有的技术优势和品质优势,更重要的是让市场、让消费者闻到我们的“酒香”。从未来的角度看,京企要继续保持科技兴企的本色,在市场形势的变化中,不断调整营销战略,加强品牌宣传,以开阔的眼界保持与市场步伐的一致性,实现营销系统和营销力的不断升级。此外,京企还必须肩负起对消费者、对行业、对北京、对社会的责任不动摇:让消费者享受到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以自身的行动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北京在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在全国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重新振兴北京太阳能产业集群,把“京字号”太阳能推广到全国,让更多人享受来自北京的高品质热水生活。这不仅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也是我们作为京企、“京字号”企业的责任。
我们该如何走?
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接下来便是我们应该如何走,如何走的更快的问题。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思想是行动的先驱。作为我们京企,首先要转变的就是我们的思想。“经济一体化,全国一盘棋”,京企的发展应不仅仅局限于北京、甚至于国内,我们应该放下头脑里传统的优越感,明确我们的优势和劣势,明确我们的发展目标。昨日的业绩是否可以复制到明天?我们是否继续风光下去?这是今天必须思考的问题!过去的理念与方法在市场的发展中已逐渐褪色、失效,甚至成为成长的绊脚石,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
明确了思路,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实际行动。在市场的考验下,针对京企的劣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改变我们京企向来只埋头研究技术,搞研发的内敛性格,转变企业、品牌的宣传思路,加强品牌的宣传与造势,重新掌握行业话语权,使“京字号”品牌深入消费者内心,为我们京企的终端营销做好备课;二是,充分利用北京的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引进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专业的管理人才,转变传统的经营思路,解决企业发展中“头”的问题;三是,改变我们京企普遍存在的单兵作战的营销模式。这个是我们京企的短板,沉迷或者不忍心放弃这种模式,其结果只能使我们在市场中逐渐被边缘化。我们要做的就是稳步踏实的进行渠道建设,优化老商、大商,从长远出发,解决企业发展中“脚”的问题,如此,我们才能走得更快,走得更远;四是,作为京企,我们除了发展自身外,还要自觉履行对消费者、对行业、对北京、对社会肩负的重大责任,携手国内同行共同推进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市场化,让全国更多人认识北京太阳能,让更多消费者享受来自北京的热水高品质。
市场总是在不断地发展,作为我们京企要以“不变”立企,以“改变”立市。继续保持技术研发优势,积极转变思想理念,改进营销、宣传的短板,如此我们京企才能更好的“勇立潮头”,才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