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焦点评(11-74):直接干预房价将是新一轮调控重点
彭澎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
题外话:从限购到限价基本上成为顺理成章的调控思路。先是广州的增城市在不限购之后转向限价,再转出深圳五一期间对单一楼盘限价。广州虽然表示不限价,但“一房一价”也算是限制了随着涨价。
去年参加过两次省物价局的座谈会,应该说限价已经没有理论和法律障碍了。而一旦仅仅依靠限购不能实现调控房价目标(即使是10%左右),那么直接限价就是可能的选项了。要不就得等着中央的“问责”了。
毕竟中央的决心之大,可能今年将拿一两个地方政府和一两个开发商“问责”。要不潘石屹也学乘了,表示今年的房价听中央的。在可能认真问责的背景下,地方谁也不想做“出头鸟”。怎么落实房价调控目标将引发各地政府各出奇招!
3楼盘率先出价 “一房一价”将在广州全面铺开
2011-04-22 第一财经日报
曾几何时,楼盘价格总让购房者觉得是“雾里看花”;但未来,开发商通过隐藏标价来左右市场的状况有可能发生改变。日前,位于广州增城的3个楼盘相继在该市国土房管局的网站上公布了新近领取预售证的一批房源价格,并且作出不会高于公布价格销售的承诺。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几个月时间内,凡是在增城申请预售许可的楼盘都将遵循相同的步骤,而全广州范围也有可能要求楼盘“明码标价”,并不得随意调价。
明码标价卖房
日前,增城率先于广州出台了针对单个楼盘的限价令,要求所有新建楼盘开盘价格一律不得高于去年增城市商品住房均价的105%,也就是新推楼盘房价不得高于7385元/平方米。而且,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得调整,3个月后需调整价格的必须重新申报。
在开发商还未消化这一利空消息之际,另外一个利空随即而来。即该局将开发商的预售申请价格直接挂到网上,公布了所有房源的价格、面积等信息,从而让原本可以利用隐藏价格来操纵市场的营销手法无处遁形。
据悉,自从广州增城国土房管局对其辖区内楼盘提出限价及公布销售价格的规定之后,已经有3个楼盘在均价不超过最高限价的基础上,公布了其每套房的价格,而且还作出了不会高于公示价格销售的承诺。这3个楼盘分别为“家骏豪苑”、“学府雅苑”以及“锦绣御景国际”。
在公示的表格中,楼盘每一套房的建筑面积、套内面积、每平方米售价、总价、公摊面积、户型等信息一目了然。
开发商甚至在其中公开了自己的房价计算“公式”。如家骏豪苑就明确提出:同一梯口底层单位比高层单位销售单价低30元/平方米;朝向差级为200元/平方米,南向单位及东向单位单价最高,北向单位次之,西向单位最低;户型差为50~100元/平方米,小面积户型单位比大面积户型单位单价要高等。
公示均价低于7385元/平方米
值得关注的是,此番公布的几个楼盘定价,也遵循了均价不得高于7385元/平方米的限价规定,公布价格控制在6000~8000元/平方米之间。每个公示价格表格的后面,均有开发商“按此价格(可低于)对外公开销售”的承诺性质的声明。
一位开发商表示,接下来公司即将在增城推售的楼盘,也将按照程序公布价格,同时确保所定均价不会高于7385元/平方米。
“目前既然有这样的规定,我们只能去遵循。虽然最高限价实际上比目前的市面价格低,但也基本符合我们自己的心理价位。只是一些价格较高的高端住宅和别墅的推盘计划将受到影响,因为受制于价格的限制。”上述开发商称。
据悉,原本计划在增城卖别墅的开发商,基本陷入了一种无法销售的僵局,静待相关政策的放宽。坊间有消息显示,增城在确立限价标准时,曾以140平方米作了一个分界线制定了两个价格,但该方案被广州市政府驳回,最终只能“一刀切”,彻底断了别墅项目的销路。
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表示,在对单个楼盘限价等调控重拳下,增城不少高价楼盘差不多已经停售,开发商与政府已进入僵持阶段,这样的做法能否持续下去并推而广之还有待观察。
价格管理将升级
有知情人士透露,广州物价管理部门早已经介入到房价管理中,今年已经多次召集房地产行业人士去收集意见,预计近期会有价格方面的管理措施在全广州铺开。
事实上,按照国家发改委《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从5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实行一套一标价。这一规定也为广州的房价管理提供依据。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有人士透露,该局将推出“一房一价”网络版,对销售楼盘价格进行网上全公示。届时,市民可以清楚了解某个区域的某个楼盘剩余多少套存货、价格是多少等详细信息,方便选择。
他表示,广州一手房网上公示房价系统硬件已经具备,但是其中还涉及到程序设置、与房屋管理系统的衔接等具体问题,因此此项工作还在推进当中。
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表示,物价部门早就应该对商品房的价格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以杜绝开发商操纵价格、囤积货源,甚至肆意涨价。北大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也认为,网上“晒”一房一价的做法确实对开发商捂盘惜盘、乱涨价等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广州市物价局有关官员表示,作为物价部门,将重点监控开发商是否有价格违规、是否一房一价、明码标价等。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