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竹海
——流水账4月19日
晚上与数位乡亲在溧阳南山路上漫步,但见竹树憧憧,月明星稀,宁静悠远,
于我这个俗世忙碌之人而言,俨然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没有了都市的喧哗,很是适合静心放松。
虽然,放松自己,也是很短暂的瞬间。
我们几个用夹杂着常州方言的普通话,叽叽喳喳地,这是打破南山静谧的最大的动静了吧?
但是,请谅解,毕竟我们这些在异乡的乡党,也是难得聚在一起回乡。
溧阳的南山竹海,我是第二次来。但晚上住在这里,还是第一次。
竹海树丛,空气清新,富氧,
虽然晚上架不住溧阳朋友的热情,喝了不少白酒,却依然没有倦意,更没有头疼。
我过去的经验告诉我,这多少有山区富氧的原因。
当然,更有与周诸王诸位兄长及弟妹们一起,聊得开心的缘故。
过去对溧阳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大致通过老马及媒体的报道,但两次溧阳之行,虽然皆是走马观花,却对我影响深刻,尤其是民营经济这一块。
政府管得越少,社会经济发展就越快。
当然,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是政府真正应该大力下手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忙着当开放商,与民争利。
溧阳的生态环境,其实去年就给我印象至深,相信,这才是溧阳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吧。
与诸位兄弟聊职业精神,聊选题思路,
打电话与各方联系,询问进展,审稿,
还是放不下,轻松不起来。
周老师说,就应该是你和老马出马。。。
上网溜达,看馨文转了条周作人语录,随手转发: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是无用的装点,且愈精炼愈好”
裁缝老师的跟帖,则用了周国平的:
“周国平说世上有味之事往往无用:诗、乐、酒、哲学、爱情。。。 吟无用之诗。。。弹无用之琴。。。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成一无用之人。。却生活有滋有味。。。 ”
我跟亦君兄上山时还在聊,等哪天,不再走马观花,踏踏实实地在这种地方呆上会,三五老友,喝喝茶,听听音乐,下下棋,吹吹牛逼,哪怕是躺在藤椅竹床上闭目养神,这该多好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也是我希望的生活,但毕竟,我们不算宽厚的肩膀,还担着些俗世的义务,这想法,终究只能通过文字转发,自我安慰一下。
也许,哪一天自己所牵挂的,比如孩子,比如杂志,都已经自立而不需要自己操心的时候,才能做到。
希望这一天早日来到,这样,自己就可以做些无用的游戏与享乐,读写无用的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