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刊”只差个刊号而已


    

 

 

“假期刊”只差个刊号而已
□ 掀髯一笑(职员)
 
 
 
  最近,海南省查处了一起特大非法期刊案。符莉夫妇7年非法创办20余种刊物,招聘3名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员工组成审稿编辑部,约2万名投稿者交纳版面费超过1000万元。(4月1日《中国青年报》)

  如今某些新闻乍一看,极富娱乐性,像煞了愚人节笑话。比如说这个“自办刊物”的新闻吧,如果略去什么“海口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符莉夫妇非法创办”等字眼,只看什么“以两千字内340元、每增加一千字加价100元的标准索要版面费”,什么教育卫生从业者为评职称情愿出钱发论文之类,恐怕谁也不至于大惊小怪。这岂止是“自办刊物”的独门秘笈,这难道不是某些有刊号、有编制、有经费的合法刊物常玩的拿手好戏吗?“自办刊物”的行事,比某些合法刊物竟也差不到哪里去;如果说有什么差距的话,恐怕只是差个由合法部门赋予的刊号而已。

  作为局外人,笔者不知道中国学术期刊之类在世界上的学术地位到底如何,但中国已崛起成为 “论文大国”恐怕是路人皆知的了。恶劣的论文生态,既颠覆了学术伦理,又切切实实地颠倒着众生。受高等教育的人被这个“自办刊物”编委会中只有中学学历的人“忽悠”也不稀奇。

  实际生活中,在论文数量的刚性要求面前,幸运者并不多。不只是科研教育界人士因生存需要鼓捣论文,也不只是大学生、研究生要学分需要为论文所苦。许多公职人员,哪怕极短暂地进党校培训一下,完成论文也会成为一个硬性指标——论文真就那么好写么?如今更是有迹象表明,论文已然与升学加分项目挂钩,亦有望成为一项“从娃娃抓起”的事业。

  众所周知,与论文作为一种文体很兴旺,作为一个产业很繁荣的火红相比,我国论文不论是质量之低劣、抄袭之普遍,还是代写把戏之多、版面交易之甚嚣尘上,都是极其令人脸红的。而在如此良莠并存的论文生态中,在众多营养不良满脸菜色的合法刊物群落中,突然诞下一个无任何合法手续无知者无畏的“自办刊物”怪胎,实在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事儿。

  假定合法的学术期刊之类,不卖版面、不收垃圾,治学严谨、治刊矜持,真正靠着学术令名和期刊质量行世,鼓捣自办刊物浑水摸鱼者能得逞么?
 
 

0402长江日报长江评论: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1-04/02/content_4791865.htm

搜狐评论 > 社会评论:http://star.news.sohu.com/20110402/n2801075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