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谭嗣同的一句诗,满是英语音译名词,读来颇为滑稽,为之一笑,“纲伦惨以喀私德,法会盛于巴力门。”喀私德,是指caste,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永世不得翻身。巴力门,是parliament,英国议院之名。谭嗣同在做制度优劣比较。
谈及议院,我想到光绪帝当年,在康有为等人扶持下,实行百日维新,竟准备行宪法而开国会。有大学士谏曰,“若开议院,民有权而君无权矣。”帝喟然曰,“朕但欲救中国耳;但中国得救,朕虽无权无害。”光绪帝有这种境界,我读了,心神耸动。
又读到梁启超介绍英国首相格兰斯顿的文章。格兰斯顿在任期内,竟一意孤行,提倡爱尔兰自治,如壮士断腕。梁启超写道,“格公乃高吟曰:‘舍慈子兮涕滂沱,故旧绝我兮涕滂沱,呜呼,绵绵此恨兮恨如何!为国家大计兮,我终自信而不磨!’”
英国首相“格公”,赤髯碧眼。在梁启超笔下,却像屈原一样,兮啊兮地披发歌哭,我读了,不禁掩卷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