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苹果App
store里有多少个即时通讯类软件吗?笔者尝试在iTunes App
store搜索栏上输入“IM(Instant Messaging
)”,搜索得出的IM软件超过400个,可以想象在iOS系统中,即时通讯类软件的竞争有多激烈。但是,一款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纯文字类即时通讯软件Kik
Messenger(下面简称Kik),在登录 App
store的短短十五天时间里,吸引超过一百万的用户,这倒出乎不少软件开发商的意料。
事实上,目前这股网络短信热潮已经来到了中国,在短短的半年之内,个信、米聊、速聊,有信等网络短信软件已经纷纷登陆中国市场,更甚者,连不少网络巨头,如腾讯的微信,盛大的KiKi,谷歌的disco都加入了网络短信的市场中,而在最近,中国社交网站大哥大的开心网也推出了自己的网络短信软件“飞豆”,如果说小团队涉水网络短信是为了融资圈钱,那这些已经在各自领域中独占鳌头的网络巨头们为什么会看上这网络短信这小玩意,这个中含义就要我们有所推敲了,到底网络短信的优势何在?
跨平台的免费服务是其最大的卖点
免费是所有应用推广的最好的宣传手段,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免费的营销策略总是能屡试不爽,免费短信作为网络短信最大的功能,你只要通过手机登陆移动网络就可以发送短信,而且还能跨手机网络营运商进行短信的发送,在这点上就远远比中国移动飞信的免费短信服务来得方便和人性化。
这因为这样,结合目前手机上网用户的人数不断增大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有不少行内人士把网络短信视为短信服务的终结者,如果能在早期抢占网络短信的市场占有率,就意味着能占据移动手机用户的桌面,相信这也是各网络巨头纷纷下水的原因之一。
网络短信具有社交的实时反馈性
如果说免费短信是网络短信最大的卖点和营销手段,那其特有的社交的实时反馈性,则是笔者在使用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无论是使用IM软件或者手机短信,你总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在用手机或者QQ向朋友发送一条信息,但迟迟得不到朋友的回复,这时你一定会很郁闷,到底是朋友没有看到你的消息,还是根本不想回复你呢?
以开心网的“飞豆”为例,其通过一个简单的反馈功能就轻松化解这种患得患失的尴尬状态,在用户界面中,你发送的每条信息前面都有一个状态标识,只要对方收到你的信息,并且打开查看后,该信息前的状态标识就会变为“已阅”,这样你就可以实时得到反馈,这种具有实时反馈性的细节给笔者最大的感受是很有“聊天”的感觉,这种细节体验确实远比传统的短信服务出色。
网络短信的潜台词是移动SNS
不少有使用过网络短信类软件的朋友,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网络短信属于SNS的范畴吗?更有不少朋友认为网络短信只是一个缩小版的QQ,但只要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在网络短信类的始祖Kik
Messenger上,就不难找到答案。其实,作为Kik
Messenger的核心运行机制中,本地手机通讯录是其通讯网络的“根”,Kik
Messenger通过对本地通讯录信息的获取,从而向你反馈你的朋友中谁在用Kik,并通过你的邀请,让更多人使用Kik。
可以看到,网络短信类软件的推广方式,其实和互联网的社交网站推广手段是相一致的,以铜为镜,无论是Facebook或者开心网,都是依靠这种病毒营销理念在快速地吸收用户,而更重要的是,作为“根”的本地手机通讯录实质上就是你在现实世界的社交群体,网络短信类软件则是你这个社交圈的延伸,与传统的IM软件有一定的差别。
与传统的SNS以电子邮箱为基点来看,手机通讯录是比电子邮箱更具底层意义的社交网络,在手机通讯录上的联系人,几乎都是至少是用户较为熟悉的人,所以这一层社交网络与现实联系得最为紧密,这恰好可以与SNS的社交圈进行互补。正因为网络短信类软件的社交特性,也不难解释连开心网作为中国SNS领军者,都要部署“飞豆”的原因。
网络短信的社交特性上看,我们不难看出SNS网站在网络短信营运上具有一定的社交下沉优势,相信这也是开心网进入市场的主因,但从网络短信市场的营运状况分析,目前还是处于春秋战国的混战时代,还没有那个应用有独占鳌头的态势,至于到底谁能这新一轮的社交大战中笑到最后,请待下回分解。
博客:http://blog.sina.com.cn/nokiatxt
手机教程全合辑:http://sinaurl.cn/huUfp
(超过一百部主流智能手机的使用心得和小技巧)
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nokiatxt
约稿:[email protected]om
IT手机界现准备开展《手机实战》栏目,现征求能提供“测试机”合作伙伴,如有合作意向的朋友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