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市,北京主管


 

今天,去一家中国食品仓储式超市。去那一趟,要下不小的决心,开车至少四十分钟左右。英国的道路,窄小不说,弯道还不少,七绕八拐,四十分钟的路,感觉要一个多小时。

 

快接近这家超市,见路上黑人明显多了起来。虽然这只是伦敦南部,黑人大多在伦敦东部。进了超市,直奔豆制品柜,买到了豆腐脑。再买馒头,饺子,卤味,甚至蒲荠,最后,还有中文报纸以及期刊,星岛日报,壹周刊,东周刊,明镜周刊等等。

 

当然,我们也没忘搬一袋泰国米回去。泰国米十斤装,大概人民币八十多元,似乎和国内超市价格相差不大,可见国内关税之高。

 

更重要的,这里可以买到淡水鱼,比如新鲜鲈鱼。我们在英国的超市里,很少卖鱼,闻着那腥臭扑鼻的海鱼,都倒胃口。英国人吃鱼,放专门的酱,可谓一物降一物,腥臭酱,配腥臭鱼,味道还真不错。可我们对那稀稀糊糊的酱,望而生畏,只有放弃。

 

这超市里,有位北京口音的主管,年富力强,四处穿梭。每次,都能看到他指挥若定,踌躇满志。这里的顾客,大多是中餐馆老板和老板娘,全说粤语,京片子听起来很特别。

 

北京主管听我们说普通话,分外亲切。去年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他竟飞奔至办公室,端出了两杯热茶,最后还留下手机号,说我们初来乍到,若有事,可以给他打电话。

 

今天,我正埋头找北方水饺,听见北京主管在处理一件麻烦事。一位老主顾,忘了带钱,却采买了一大堆东西。有爽朗的京片子传来,“这样吧,您哪,先拿回去,咱个人给您垫上,下次来还我,成不?”老主顾千恩万谢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