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需要视死如归(4月13日)


创业需要视死如归(4月13日)

 

关键词:创业  心态  决策  视死如归

 

每个创业者都需要在动身前,多做一些准备,很多时候金钱之外的准备更重要。其中在成熟以理性的基础上,具有视死如归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每个人在创业途中都是会死掉的,所不同的仅仅是死的阶段以及死的方式之差异。

本人2009年10月27日的文章避免创业企业意外“死亡”的减法策略中,本人提到创业企业很多种死法:

比如竞争对手随时在寻找机会,给你以致命一击!媒体随时可以抓住你的把柄,致你于死地!或者媒体会成为竞争对手的工具,成为你所创企业的催命符。

比如你的代理或者经销渠道,由于你的财务管理不善,而导致在应收款项等方面使得你的现金流出现断流,并使得你的企业体内循环枯竭而死?或者是你的员工习惯于大手大脚,过于注重形象而没有忧患意识,奢侈而死?

比如你的员工或者想自立门户,或者是被竞争对手所收买,成为潜入你的企业内部的间谍,背叛而死?或者是你的企业没有理清财务脉络,而被拖垮?

比如你没有制订清晰的发展思路,不能实现团队协调,内耗严重,不能与时俱进,而原地打转并被市场淘汰?或者是价格策略没有把所有因素考虑清晰,赔钱而死?

比如你制订了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导致企业被累死;或者是由于没有处理好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被婆婆(主管机构)逼死的!

 

但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会活得很好,至少认为坚持在天使资金、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甚至是IPO之后,所开创的企业就不会死掉了,却不知道其实在各个阶段,都随时有可能会发生让企业轰然倒地的情况,资金往往仅仅是压倒创业激情的那根稻草。甚至会变成创业企业的掘墓人。

虽然资金如鲜血,没有资金的创业仅仅是干枯的木乃伊,但资金过多,也会导致企业罹患高血压高血脂与高血糖等“三高”病症,那些富贵病同样也夺去企业的生命的。

创业者只有建立必死的信念,并有“视死如归”的心态,才可能会绝处逢生,创出一片新天地。

 

在树立视死如归所需的淡定心态中,创业者首先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2010年4月25日的文章《明确目的是创业成功的首要条件》中,本人提到创业的四个方面的目的,分别是赚钱、做事、愿景、使命感。

你创业的核心是要取得什么?还是想避免什么?是在追求希望还是在逃避恐惧?是出于贪欲还是摆脱恐惧?是想得到更多还是想付出更多?你创业的核心推动力是什么?不管是激情与梦想,还是金钱与利益,或者仅仅是自我实现,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或者是虚荣心,都是需要明确的、淡定的心态。那将支撑你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即使暂时没有回报,即使众叛亲离也能支撑自己持续地走下去。

另外,你已经做好了哪些准备?有什么样的人给你提供支持?他们的支持都来自哪些方面?你是否觉得那些支持不可或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们是否愿意跟你一直走下去?假如你处于众叛亲离的状况,最终只剩下你一个人,是否还会坚定地在创业的道路上走下去?当你众叛亲离的时候,那些曾经跟你在一起的人,是否会跟你反目成仇,反戈一击?即使是在与你共同行进的过程之中,他们是否会被你的竞争对手所雇佣,成为潜伏在你队伍中的间谍?

你都可以付出或者卖掉什么?那些东西是否足够支撑你以及整个团队的生存?你满足的是具体什么样的市场的哪方面细分需求?他们在需要满足相应需求的时候把你排在哪个位置?你对于他们是别无选择还是可有可无?

在相关的市场中,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你跟客户之间的关系?是你的核心技术与时俱进、无人可敌?是你的团队协作更和谐、配合更默契?还是你的价格可以做到更优惠?

那些东西对你而言,是否是双刃剑,给你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或者是某种类似于鸡肋的东西?当你失去了那个可以依托的因素,是否依然保持生存或者活得更好?

 

你最看重的是创业中的什么?是时间的自由支配吗?那么当你感觉疲惫的时候你怎么办?当你生病、或者怠惰,或者有其他需要处理的事情,是否正常的业务就要停滞?当你所做的事情,失去了你的支撑就停下来,那么你真的是自由的吗?当你享受自由的生活的时候,谁在为你的自由买单?你又是在为谁的自由买单?

只有想清楚你想要什么,并理性地去看自己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会做出更成熟的判断。那些代价并非都是自己当下所拥有的。假如是自己有的,就要看值不值;假如是自己没有的,就要去看什么样的人可以给自己提供,得到那样的资源的成本是多少?自己是否能承受?在能承受的前提下,看是否值得去承受,这样才是理性的、成熟的。

在成熟而理性的基础上,才能去清晰地判断到底是否值得付出,付出之后,回报周期是否等得起,即使等到的回报,你需要跟多少人去分,分配之后轮到了你,你还能剩下什么?相比于你的投入,以及你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还有那些由于时间付出之后的通胀因素,你是否依然会得到内心的平衡?而且你还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付出更多的工作时间。

所以理性地计算,你的单位时间所得到的收益未必就是更高的。

 

虽然你也许不在意付出与回报之间是否匹配,你也不想让自己过于世俗,但至少你需要内心平衡,让你持续性地投入,无怨无悔。你为了追求内心的信仰,寻求与别人不同的目标。那么刚刚好,你注定需要放弃物质诱惑,在生活方面朝最低的标准看齐,一旦放弃了贪欲,才会把心态放平和。

——这才是创业心态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创业是一件需要激情,需要冲动的事情。但激情过后难免会疲惫,冲动之后也难免会追悔。

但并不是每个创业者都是由于“想死”才创业的,都是希望活得更好,至少比创业之前要好,即使在更好的道路上,需要付出一定的艰辛,跋涉过一段泥泞与崎岖的道路,因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所以就必须要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

但也只有先想好自己会怎么死,保持视死如归的态度,才能尽量去避免那些死亡,让自己一次次地躲过劫难;才会让自己在每一次度过艰难的时候,对每一天新的生活有所珍惜。

 

贾春宝

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