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刻意 第一讲


         禅说庄子.刻意   第一讲

 

   我们今天来学习庄子的《刻意》,上两堂课讲了《缮性》,《缮性》和《刻意》是姊妹篇,按文章结构,应该先讲《刻意》后讲《缮性》,但阴差阳错先讲了《缮性》。“刻意”是指什么呢?下边说的“刻意尚行”,如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注意外表形象,都要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企业呢要打造自己的企业形象,国家要塑造自己国家的形象,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为自己所策划的这么一种形象,付出一系列的行为来成就他这么一个形象;每个人都有理想,都想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相应的地位和位置。总之,刻意是把一个外在东西强加在自己身上。后边庄子又讲《缮性》,强调的是内修,怎样使自己修身养性。在《刻意》里,庄子对世间的一系列这种社会价值观念,一一加以批判,觉得这些不是修道人所为,不值得去练、去干。因为刻意就是一种执着,执着一个目标,一种价值观念,但是真正的圣人、道人,他是不会去刻意追求个什么东西的。用道德经的话来说:“上善若水”,孔夫子讲的是“君子不器”。孔夫子还“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老庄讲无为,都是不把自己放在一个呆板僵硬的位置上,特别是让自己的心行别去僵硬的放在一个什么地段上,使自己永远有灵活性,所以强调无为、无相的这么一种精神和生话的品味。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者之所好也。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下面庄子就开始说:“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好也。”首先第一个情形就出来了,“山谷之士”,山谷之士是怎么回事儿呢?他是刻意尚行,刻意就是对自己有一番精雕细琢的这么一种乔装打扮。我们说现在的人,你看女孩子到美容院去,她很刻意的,很在意自己的形象,为了成为一个美女,标准的美女,不惜刮骨受骨肉之苦。最近不是公布了中国、欧洲、韩国、日本的标准美女图像吗,把章子怡和巩俐,还有其他几位中国现代的十大美女的形象用电脑综合一下,这个图像就出来了。中央电视台谈这个事儿的时候说,女士们小姐们你们千万别到美容院去模仿、复制这个形象,因为个人体格不一样,形象不一样,骨骼不一样,各方面都不一样,最怕画虎不成反类犬,花了钱又使自己受到痛苦,那就不好。但是现在追美的人,追明星的人,当粉丝的人很刻意。现在在机关里面,追求升官的,为了科长升处长,处长升局长,局长升市长……当然还包括那些想发财的,都是刻意。

 

  这个刻意值不值得提倡,佛法里讲放下,别那么执着,怎样与这个协调起来呢?所以庄子在这里很尖锐,一点不留情面。你着“山谷之士,刻意尚行”,他的高风亮节,不与世人为伍,离世异俗,完全出离社会,与世间大家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你们都是俗人,我标新立异,不跟你们相处,不仅仅如此,还“高论怨诽”呀,标榜一些自己远离世间的宣言,批判世间种种的黑暗污染,总之把世间妖魔化。但庄子认为这个是“为亢而已。”

 

  什么叫“亢”呢?很兴奋,很亢愤,高标独酌,孤芳自赏,这些就是山谷之士,其特点是厌恶世间,不屑于社会为伍。我们也看见现在社会上有的人的确厌恶世间,不愿在世间呆着,乃至出家。有些不愿意出家就在山里去,我见过不少厌世的人到终南山去住茅棚,有的后来也受不了了,也逃之夭夭。这些呢,也是“为亢而已”,山谷之士非世之人,的确他是非世之人,他总是对世间的生活,对世间的情调没有合拍之处,老是批判,不尽的批判,乃至于使自己“枯槁赴渊”,之什么?“之所好也”。这样的人,我们看现在愿意亲近大自然的,不愿意与世间为伍的,的确也大有人在,庄子首先就把这么一种人先放在这儿,作为一类人。

 

   “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这一类是什么人呢,这一类就是讲修齐平治的一些儒家的士人,专门搞世间的教育的,包括搞少儿读经,提倡仁义礼智信这么一类。“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社会的生态,应该有社会标准,应该有这么一种优秀的行为举止,这么一种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么一种一个良好的行为。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仁义忠信,恭俭推让,希望大家都有这样的修为——“为修而已矣”。大家都走这样的路,修身养性,没有争斗,社会一派祥和,这多好啊!

 

  儒家讲这个修身养性,不是道家的纯粹回归自然性,也不是佛家的那种修身养性,它是讲人的社会性的优化,优化我们的社会性,通过仁义忠信,温恭推让来达到社会关系的净化,这些就“是平世之人”。“平世”就是太平盛世,他是为了社会的太平,这样的为人,诲人不倦啊!对小孩是这样,对青年人是这样,对成年人也是这样,他的确是“教诲之人”啊!天天就以这个去传布。

 

  这是“游居学者之所好也”。游,周游列国,像孔夫子一样,四处去宣传自己的主张,宣传自己的学问。居,老了退居在自己的家乡,著书立说,把这套思想,进一步加以总结提高,以留后世。这些就是儒学之士,儒家的人物,有这么一套东西,这么一种风格,在庄子看来,这些也是刻意尚行。

 

   下边就谈到是法家代表的这么一种形象:“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战国的时候纵横家,兵家,法家,这么一些列的都是为富国强兵,兼并诸侯而建立种种的规矩。纵横家是“语大功,立大名”,苏秦张仪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法家的政治就是“礼君臣,正上下”,强化君主的权力,致力以君王为中心的严酷的法治,从而提升自己的国力,提高自己的军事力量以兼并天下——这些就是商鞅、韩非法家们提倡和致力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则必需要到诸侯那里去当官,吃国家的俸禄。

 

  “游居学者”有社会的责任感,有教化社会的一种责任,他是社会民间的,他不需要在朝廷里面当官,为朝廷立功,开疆拓土,兼并天下,他不干这个事。但是法家、纵横家、兵家这些学派的领军人物,他就愿意去搞这些事儿,所以庄子称之为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强调君主的绝对权威,强调国家经济,使自己的国家在诸侯争霸的中达到一种强势的地位,乃至于兼并天下。这类人就喜欢“语大功,立大名”。所以后来汉武帝的求贤诏——在全国征求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打击匈奴的那张求贤诏,就写的很有趣:“盖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非常之功,好大一个的荣誉勋章,需要你们这些出类拔萃的去获得,我一点都不会爱惜这方面的爵位,只要你们能够立功,我就可以用大把大把的名利地位来奖赏你们。 “语大功,立大名”,社会上很多人都有这个追求,对功名的追求。包括我们这个时代,你看特别在军事网里边,好多这些愤青,,一些鹰派的网友常常发表慷慨激昂的高论:打倒美帝国,灭了日本,把俄罗斯也扫平,把东南亚也扫平,一提就是重整汉唐的威风。这些都是属于语大功、立大名。语大功、立大名都有个机缘,都有个形势,还有上有所好。你没有生活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也没有生活在毛泽东打天下这么一个时代里边,你也当不了将军,当不了元帅,时代不一样嘛,我们现在是和平崛起,不会去武力扩张,所以要看到这里边的妙处。

 

    “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这又是一类人,这些属于江湖闲人,江湖散人,这些人和那些“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的又不一样,他的荷尔蒙没有那么高,没有那么愤世嫉俗的腔调,他就是在江河湖海边闲旷,使自己的心胸情绪放的平平淡淡的,“钓鱼闲处,无为而无已。”严格来说,这些江湖之士,本来应该与山谷之士是同一号人,他为什么要把他区分开来?这也是有一个区别的,因为山谷高,薮泽低。既然山谷高,实际上他说的是人品人格和自己的志向有这么一个高的着意处。而这个处于江海的,江海是最低的,水往低处流嘛,自己把自己放在很卑下的层面上,所以他心气就平。如果把自己的心气放在很高的高亢的地段上,那么就难免就是非、麻烦、怨气种种就出来了。所以 “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这样的人实际上就是归心于农樵耕读,种种田,男耕女织,当当樵夫,当当渔夫,然后有空的时候再在家里面灯下读书。很多中国士大夫身心疲惫的时候,在朝政上党争不已,退一步他愿意过这种无争,没有是非的这么一种平淡生活,归于平淡,归于自然,“无为而已矣”。

 

  没有经历过朝政是非,腥风血雨的人,他不知道这个渔樵耕读中愉悦和恬淡,而在血雨腥风中过来的,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当年我被关在监狱里的时候,第一年、第二年满脑子就是到山里去,有两亩地,养一群鸡,养一头猪,找一些书来看,这样过日子多舒服啊,就避免了政治上的血腥味儿。“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我们要闲暇,我们要避世,回避社会上的这么一个血腥,大家对这个应该是心有所好。特别是身心疲惫的人,或者是已经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心萌退志,基本上会走到这条路上来。但还得有前因做个铺垫,对于那些青春年少的,还没有人过中年,在事业上没有大的成败折腾,也不会这样想。我如今就在打这个妄想,回四川在山里边找个林木秀美之处休息休息,也该休息了。

 

   下边就更好玩了,“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但还有一类人,这个就跟中国道家有联系了。 “吹呴呼吸”,练气功,练丹道的这些人,他就是要吹呴呼吸。坐禅的人首先要调身,第二个就要调息。怎样料理自己的呼吸,中国道教、道家里边非常强调呼吸,在密宗里边,练九接佛风、宝瓶气,它还是在呼吸上大做文章,我们这儿有没有人修过宝瓶气、拙火定的?修了不得了,修了冬天下高原山都可以只穿一件单衣就行了,我在成都,王老先生有几个徒弟跟我关系都不错,是贡嘎活佛的传人,能修宝瓶气、拙火定。修宝瓶气、拙火定真的不一般,夏天不说了,冬天都可以只穿一件单衣,可不是李一道长那个样子。修那个也不容易,首先要屏息,屏住呼吸,先是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使自己达到了极限,然后才换气。弄不好会把自已活活弄死了,德国不是有个什么啦,西方有这么一个玩法,玩这么一种性高潮,就是窒息性的性高潮,结果把自己憋死在那个屋里面,后来发现他几天没有出来了,结果打开一看,他死在里面了。但是修宝瓶气它不会那样的,修宝瓶气就是逐渐提升你自己的那个,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在慢慢换,在那个情况下一身的汗啊,衣服都打湿,热得要命,拿生命来抗衡啊。因为屏息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整个生命机能达到一种亢奋,它保护自己,也是一个自我保护,它不断的提醒主人家,要呼吸啦,要呼吸啦,你要弄死我们啦,进入应急反应,然后大汗淋漓。如果反复搞了以后,它这个闭气的时间就越来越长,使自己的机体处于一种亢奋状态,所以到了冬天零度、零下几度,他也可以一件单衣不觉得冷。因为动静之中,他仍然处于那个状态,所以他就不会感觉到冷。所以我看见好几位以后都不敢继续下去,但是他还是用这个教徒弟。因为好玩嘛,也有效果吗,它能达到那个效果,有些人还愿意跟他学,但自己呢,实际上已经不会再练了。

 

  道家也是根据“吹呴呼吸”,达到了小周天也好,大周天也好,都有很细腻的这么一种修为方法。如龟吸,像乌龟一样的呼吸,都是归结到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这八个字,这八个字就可以说丹道派的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全在里边了。

 

  当然还有“熊经鸟申”,什么叫“熊经鸟申”呢?我们看那个熊,经常是伸直脖子,扬起脑袋,两爪两臂如扩胸运动,或上下挥舞,是像做这个提升锻炼、做瑜伽一样。鸟呢,你看飞起来的时候,它的颈、脖子是直直的,腿也是直直的,对不对啊!它头颈和胸,整个身胸和腿它都是一条线,如果说它的腿垂下来就是准备降落了。另外仙鹤我们看见它引吭高歌的时候也是把这个伸直。乌龟它自由自在的时候,没有外部威胁的时候,它还是把这个脖子伸的长长的,把头仰起来晒太阳——这些都归结于“熊经鸟申”。这个的目的是什么呢?“为寿而已矣”,想延年益寿。

 

  我们知道中国的道家的这么一套养生系统,两千多年来,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很大的。一般老百姓喜欢玩这个,士大夫喜欢玩这个,在朝为官的喜欢玩这个,包括皇上也喜欢玩这个。皇上玩这个,但是朝政忙,自己又懒怎么办呢?既然内丹不好练,就搞外丹,服金丹。吃金丹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都是些重金属,铅汞之物,黄金白银,这样弄出来的,你想吃了有好日子吗?还加很多补药,还有很多的方子,那些方子都是强壮之药,没有重金属,误吃了也会伤身。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纵欲的,就是春药之类的这些东西。这个从两汉开始就有了,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我们看马王堆出土的文物里边也是有导引术的,还有图,还有路线图,道里炼丹还有姿态图。

 

  这些都是“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因为彭祖活了八百岁,传说活了八百岁,从尧舜时期一直活到这个成汤之后,成汤封彭祖于彭,就是到徐州,所以称为彭祖。“彭祖寿考”,大家都愿意学这个,长生不老多好啊,从秦始皇、汉武帝,一直到最后的嘉靖皇帝,《金瓶梅》、《肉蒲团》的那些哥们儿,都喜欢玩这个。所以这些呢,庄子就归了这么几大类,这么几大类都是刻意,很多人非常执着这些事儿。怎样使我们精神生活,打破这个僵局,还我们本来的自由,因为你玩上了这个,不管是干哪一行,你就失去了自由,你就在那一个方面就傻乎乎的走下去,所以庄子在下边,就有自己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