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要做到“三通”


通讯员要做到“三通”
 
回顾一年来的教育宣传工作,我认为通讯员新闻宣传要做到“三通”。
一、信息灵通
新闻写作要突出一个“新”字。首先是要用耳聆听。如有一次在聊天时得知某校的科技实践活动获得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我就从杭州市科协网查阅相关获奖信息。有很多新闻信息,我是从各类会议、领导讲话、工作简报等方面获得的。其次是要用心观察。
通讯员以采写本单位新闻为主,所以我每日关注教育网,注意搜集和挖掘各类教育信息。例如我根据市教育工会组织为女教师进行讲座的信息而撰写的《如何做一个优雅的女教师》发表于《浙江教工》杂志,根据教师排舞比赛的信息而撰写的《喜看教师的优美舞姿》发表于人民网。
二、勤于沟通
做好宣传工作,离不开沟通。沟通是做好教育宣传和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渠道。首先要加强与编辑记者的沟通。例如,今年我准备写一篇新学期开学情况的新闻稿,我就打电话给编辑,编辑说:“我正准备叫记者去写,现在就你来写吧。”其次要加强与基层通讯员的沟通。
当需要一些新闻素材时,我经常打电话或跑到学校进行实地采访。可以说,许多信息得益于朋友的帮助,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一些稿子则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切实加强沟通,才能吃透“两头”,对准“上头”,找准“下头”,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三、业务精通
写好稿是好发稿前提。媒体需要刊发高质量、有创意、生动活泼、耐人寻味的稿件,所以作为通讯员一定要加强文字功底,精通新闻写作技巧,认真琢磨如何写好稿,如何在题目制作上、题材取舍上、角度选择上、体裁样式上进行创新,在新闻宣传上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教育工作中必然会出现不少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通讯员必须要有新闻和政治上的敏感性,要结合中央、省市和地方实际,对教育现状进行高度关注和深度剖析,因势利导地展开教育宣传,不断营造教育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既是新闻工作者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潘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