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你能炒得过王益、李启红?


炒股,你能炒得过王益、李启红?

今日《新华网》一篇题为《广东中山原女市长凭内幕信息炒股获利近2千万》的文章披露,2007年1月,李启红上任中山市市长后,开始策划运作中山公用前身———公用科技的重组事宜。2007年7月4日,中山公用披露重组方案并停牌,并于2007年8月20日复牌交易,至9月10日收盘,公司股票价格已经连续14个涨停,较停牌前收盘价上涨了约2.8倍。股价的异动引起了证监会的关注并介入调查。经查,李启红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串通其丈夫、弟媳等人购买中山公用的股票,共筹集投入670多万元,不到2个月获利1980多万元。

要说内幕交易,自从这个地球上有了股市这玩意儿,它就如影随形,从未间断过。而由于中国当初建设证券市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国有企业解困,其运作模式就和资本主义成熟的资本市场差别巨大,一批原先搞垮国有企业的蛀虫,和一批贪官相勾结,用“减人增效”、“资本置换”、“买断工龄”、“资产重组”等冠名堂皇的理由,大肆攫取贫民血汗钱,掠夺社会财富。等股市具备一定规模后,国有资产已经被变卖得差不多了,一般非垄断的国有企业职工也都纷纷下岗,或给资本家打工去了,以上方式没有办法再用了,权势集团就改为通过内幕交易来大肆敛财。

这几年,中国股市涉及内幕交易的案件是不断发生,但社会并不认同因为证监会监管有方,查处得力,就犹如中国高官频繁“落马”一样,社会多数却不认为是大陆反贪机构工作效率比香港廉政公署强,而认为是大陆贪官实在太多,查处得还很不够。

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部门,对证券内幕交易应该是一直很宽容。比如,因受许春茂“内幕交易案”拖累,年初被临门叫停的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基金,两个多月后又出现了转机。

2008年国开行副行长王益“落马”时,媒体曾报道,王益的胞弟王磊将其中的4000万元用于购买太平洋证券的原始股份。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太平洋证券(601099)登陆上交所,这家注册资本15亿元的券商,挂牌首日股票涨幅就达到了424%,市值一跃达到700亿元,王磊投资的4000万转眼间也飙升至16亿。但“王益案”已尘埃落定,却未提及这档子事。

就在今天,《人民网》还转载了一篇题为《天山纺织重组未获通过筹划期间涉嫌内幕交易》的文章,但却未见处理结果,说明中国证监会对待内幕交易还是相当温和的。

这几年,中国证券市场的“老鼠仓”肯定更多,建仓者在低价大量买入某一种股票,然后收买一些所谓的“股评家”在媒体上发布“软广告”来忽悠散户,股价拉高后,他们迅速抛售,最终是机构获得差价、“股评家”获得出场费、媒体获得广告费,而散户得到的只是价格虚高的股票。

笔者曾断言,中国的“股评家”,百分百都是骗子。

而普通股民,你们能炒得过王益、李启红吗?

内幕交易,因为是以非法手段攫取巨额社会财富,必然会牺牲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极易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甚至引发社会群体事件,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隐患。因此,国家有必要对内幕交易行为予以重处。

  


推荐导读:
王益案,我们不该过多关注桃色
王益案终结前,需严防涉案人员外逃
一尺厚告状信,王益缘何九年不倒?

王益案越深入,股市越利空
还有多少王益,成攫取股民血汗的黑手?
仅“读完小学”的“20亿市长”,怎有党校研究生学历?

李刚策划“‘无作案时间’抢劫案”?
新闻链接:
广东中山原女市长凭内幕信息炒股获利近2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