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转机,多在生死的刹那(2)
生命的转机,多在生死的刹那
我们为什么会奋起一博?其实我们生命的非常多的转机,就是在生死的一刹那。所以有个词“九死一生”。知道这个词怎么来的吗?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回去查查。我怕自己理解的误导人。
有个去舟曲的居士回来讲,舟曲泥石流的头天晚上,当地一个人还在深圳歌舞厅灯红酒绿,第二天会到舟曲老家时,全部家人遇难,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他一个人了,他说感觉“一瞬间从天堂掉进了地狱。我们觉得这些好像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吧?从业果上讲,什么叫业未造不遇?怎么叫造业?什么叫业已造不失?业增长广大?怎么个增长广大法?什么叫业的感果,怎么叫重近串习?我们怎么去理解认识这种甚深微妙的佛法?我们只有认识清楚了,才知道怎么去改善我们的生命状态。如果这点你都根本认识不清楚,那你就只是在轮回里随波逐流,流到哪算哪,别看你这么热情地跑来这里,就只是因为你希愿,你来这里,路上就需要五六个小时,我们所希愿的没有得到,我们内心就没有动力了,我们一直在用有所得的心,去面对所有的境界。我希望我能得到什么?如果我得不到,我就换一种选择。非常简单,如果你苦苦追求的一样东西得不到,换一种就好,干嘛那么执着,执着就意味着就像穿那个鞋子,会多受点苦,最后还是得换一个。不换它也会坏掉的。
认清自心趣向觉悟
人和鞋子还有很大差异,人的心非常无常,人心最无常。人心无常,我们看得不太明显,比如人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相貌到我们死,会改变很多,打比说你看到刚出生的一个婴儿,美得像蒙娜丽莎,或者你看到刚出生的样子,连饭都吃不下,也有可能。但为什么一个景象,我们看了了十年二十年,我们会非常欢喜?就像那个鞋子一样,如果你看到那个鞋子的原材料,你可能也不希求了。放在柜台上的,是经过包装的。包装就是为了让你心悦欢喜,所以你才会买。买就是欲望。所以“省”字多好,“少目”,少看两眼。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逛,他也想把自己包装得像那个鞋子一样,没事照照镜子,整整发型,今天拉拉直,明天染个色,看看你们每个人的造型,我觉得我的最殊胜。
所以说你们会觉得佛法很有意思,到了法师这里,佛法跟你在书上看到还是差异性,是因为你学的是理论,跟实际不发生作用,你发生了一点作用,还起了烦恼,为什么?你跟别人讲,那看,我知道了什么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无常、执着。对方说什么论七八糟的。你马上大动肝火,他就说了,你这还学佛法呢,不堪一击。你马上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以前我经常会把别人窝回去,说得挺好,你能做到几分呢?我们常常这样用法:为了别人成就,我宁愿下地狱,我们都是这种“菩提发心”,为了他成就,我必须给他点苦受,给他点境界。
所以在这些名相上的东西,名相文字就像指月的手指,名相就跟我们装修房子,贴得满屋子都是金箔,问题是最后你这屋子到底要干什么?就像昨天有人说起想买Q5车,我说有个四轮开就行了,干嘛还非得Q5,多贵啊。为什么我们内心总在追求外在的浮华?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啊。其实我们的心量是很大的,从欲望来看,我们的心量无穷大,但为什么有时又很小呢?我们的心莫名其妙,所以我们要认识这颗心,认识请它,就是因为能够觉悟。所以我们要去认识这颗心,什么叫有情?就是因为有这颗心识,否则就是无情了。所以我们要去认识这颗心,当你认识清楚自己这颗心,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师父有篇开示“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你认识都认识不清,修什么?修来修去都修了一大堆烦恼,整天拿烦恼装修自己的门面,是不是?反正我经常是这样子。
用什么心就收获什么
(有人手机铃声响了)没关系,听一听,随缘。
我们要是面对一种境界,展现,只有你没有太多的分别取舍,你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恼。比如你正听得好听,突然一个插曲,你觉得,这个铃声怎么打断我这么希求的法呢?你心里就开始给他下定义了:这个人,真是的!实在。。。不就一个破手机嘛,你不能关机,还不能调成震动。自己评价来评价去,完全被境界拉跑了自己都不知道,“是,你看我,多有正义感”。我们内心还会给自己冠冕堂皇地往上提一下。
我们经常会面对这种境界,面对这种境界,就会六神无主了,如果你真的用心听的话,哪怕外面刮风下雨,关你什么事?自己的心安不住,还怪别人。这都是自寻烦恼,自找苦吃。当境界来时,我们不能把境界润化掉,就是自己内心没有佛法的力量。我们去苛责别人,过程中给自己造了一堆恶业,捡了一堆垃圾回家,本来是来捡宝的,还一直抱怨,让恶业增长广大。你自己收获的是什么?完全跟自己的心有关系,你用什么心,就收获什么。这也就是今天为什么讲这么多的原因。这点就是问题的因,我们问题的因到底在哪里?就跟看病一样,你要知道病因到底在哪里。不是说头疼,就每人发一包头疼粉,我们也不看看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人头疼是因为碰了,有人头疼是因为感冒了,有人头疼是因为上火了,当然头疼粉也有个好处,止痛,能有麻醉作用。但有些时候,不仅不好,以后还得一直麻醉他,而且药量须加大才能起作用。
回归自心找苦因
又比如现在房顶上敲打,我们说停下,他不听,一会儿天黑了他自然停。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这种境界下,不知道问题的根本原因,都在自找苦吃,而且还乐此不疲,为什么?因为我们习惯了,从外境找原因,而不从是内心找根本的原因。所以自己不清楚,所以内心苦不堪言。
当我认识到这点时,就是08年一次去看病,听着医生。。。我突然现起一个念,也是外缘触发的,认识到这个苦就是该受的,从此安忍,该受的就受。但为什么我们还会回避,因为有些苦我们受不了。打比讲,供养只蚊子还行,牛虻就还不行,受不了。比如我发心供养蚊子,整个夏天不用蚊帐,布施到蚊子都不应供。若蚊子来叮时我很高兴地给它们念个咒,皈依佛法僧,蚊子咬过了,什么反应都没有。更奇怪的是,我不用蚊帐蚊子也不咬,反倒有人用蚊帐还是被蚊子咬。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放生,很多蚊子伏在窗纱上,我的床离窗户不到一米的距离,其实蚊子没有吸血,蚊子的肚子瘪瘪的,居然也不咬我。其实我会专门把胳膊放在外面,但我会跟他们商量,你们只能咬我的胳膊,不能咬我的脸。有时放生时窗纱上会有三四十只蚊子,也不咬人。但有一次吵得我睡不着觉,让我烦恼了一次,不过现在什么都吵不了我了,过了五一法会就练就出来了,打呼噜、蚊子、包括打板。今年五一成就我最大的是我可以安稳睡觉了。以前整宿整宿睡不着觉,特痛苦。我们同寮房有位法师,很能打鼾,吵得别人睡不好,我五一之后就听不到了,几个月来都睡得非常地安稳。。。
你们有没有试过自己给自己定时,比如今天中午午睡,我想是睡到1点还是2点,早上被他们逼得起得很早,昨晚睡得又很晚,我想2点起来吧,到2点自然醒来,很奇怪的现象。很早就有,你们很多人也有,不是特异功能。只要我有这个意念,打比方,我说我明早想睡到9点,9点前肯定醒不来,为什么?已经把所有的都屏蔽掉,这就是心里暗示,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因种下去了,一些外缘,随顺的外缘,佛菩萨加持,到那个点,你该起了,自然会有人叫你,当然也一定是人啦。你肯定会醒的。如果醒不来,就说明自己外缘的功夫不够了。跟们讲这些就是让你去认识自己一念心一念心在起的作用,一个从常的角度,一个从境的角度,包括我们这种识心的力量。给你们讲这些,都不是讲天方夜谭。你们都可以去现量体会的。什么叫现量体会,比如我们吃一碗半能吃饱,吃两碗撑得不得了。其实我们的饭量有弹性,多半碗,少半碗,都是一种心里作用。我头一天吃得很难受,是因为吃多了。第二天吃少点,感觉好很多。发现自己一整天一整天都没有饿的感觉。但当自己妄念太多,坐不住时,就感觉饿了。师父说我们的很多能量都消耗在妄念上了。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您们知道大脑对葡萄糖的需求占整个人体的百分比吗?人在不思维的时候大脑消耗的量占整个身体的20%;高度思维的状态下,大脑消耗的葡萄糖量占整个身体的95%。所以为什么思考过多,头不舒服,一种是脑缺氧,一种是葡萄糖消耗太多。你们连身苦都认识不清,更不要说心苦。
我们身体好时,没有给我们身体不好时做准备,所以我们浪费了非常多的时间,干什么呢?给自己买一双能磨破脚的鞋子。所以我们很多的苦就这样造就下了,我们要慢慢体会。
所有的苦都是因为偷心不死
明明知道这个事情不该做,却还有更充分的理由可以这么做,这就是偷心不死。
给您们讲这么多,就是为讲发愿文做铺垫,如果你真的认识清楚,才能意识到发愿文的殊胜意义,否则你都不知道发愿文的意义,念完就还给他了,愿我们如何如何,念完了就跟自己没关系,为什么刚唱《三宝歌》,问你们内心有没有心潮澎湃,这样才说明你内心产生共鸣了。那次在见行堂唱《三宝歌》时,内心特别受触动,发现自己太自私了,自私就是只要自己快乐就好了。自己解脱和带着众人一起解脱,还是很不一样,比如我一个人吃饱跟所有人吃饱,差异很大。?一个是智慧不够,一个是福德不够,我们的福德资粮,发一念善心都要非常深厚的福德资粮,所以发愿文不仅仅是那么简单,更不要说发真实的愿,这里面的任何一个愿,你真发得起来,都可以让你去极乐世界。
否则,除非你内心不真实,内心没有,这些愿完全对应十大愿王: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大家都知道吧?你们念时,发愿文更丰富,细微,把它延展了一下。行愿品更加微细,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刚贾景秀问我:法师,什么叫定解?我说“定解就是百分百信”。我现在对无限生命有95%的信的力量,以前有50%,上升到90%,用了五年时间。这五天又上升了五个百分点,足以让我超越很多的障碍,但是如果没有达到深心信解,哪怕有0.1%没有让我达到深心信解,这0.1%,也就是哪怕千分之一的可能性就足以让我偷心不死。这个偷心不死,就意味着我会利用这千分之一的可能性造作令我受苦的因,为什么?我会去投机取巧。明白吗?其实我受的所有的苦都是因为偷心不死。你们理解什么是偷心吗?打比说遵守交通规则吧,红灯停,绿灯行,大家都知道,眼看红灯,一看没有交警,也没有摄影仪,算了,过去吧。这就是偷心。我们好像没有人知道,骗自己了。如果你根本都不知道什么叫偷心,深入的理解偷心,需要去深入学习佛法,我理解的佛法,我所有的偷心,还都是佛法的理由,我用一套方法,投机取巧,我用的还都是佛法,满足我自己的想法,你们有没有用过,你们肯定用过,打比说,我早上该起床了,这么早,这么冷,再躺五分钟吧,哎,那不是要精进嘛,哎,没有关系嘛,不就五分钟嘛,我闭着眼睛,我思维一下佛法,不也是精进嘛。思维一下什么?死无常,快死了怎么办,一思维死无常,不敢睡了,想想还是起来吧。挣扎了五分钟起来了。这个过程,刚是以心摄法,就是我们心去忆持一个法,这个法为了提策自己的精进,用心去行,但自己心的惰性,这就是一种惯性,会障碍这个法的执行,然后我们就希望以法摄心,就是说我们忆持这个法,到让这个法让这个心能转变,这是两回事,如果你第一步忆持都没有,那你就根本没有第二步。这就是师父早斋开示《以心摄法以法摄心》,以心摄法,就是心先是有一个忆持的过程;以法摄心,这个法在起作用,能转心了,如果心转不过来,就完全被习气,烦恼障给相续下去了。所以知道忆持跟摄持有很大差距的,所以你们理解的概念完全是一塌糊涂的境界。当然有点夸张,因为我自己都是如此。明明知道这个事情不该做,却还有更充分的理由可以这么做,这就是偷心不死。
比如九点了,该睡觉了,我要精进一下,拜拜佛,或者我要诵诵经,或者我要如何如何。我们好像是觉得我们积了点资粮,因为你没有算你亏损的在哪里。所以很多人好像一直在积资粮,却没什么资粮,就是我们只看到积资粮,没看到在哪里漏掉。所以我们急功近利,眼睛只看到利,没有看到损的地方,就因为我们太执着了,我们就盯着一个点,我拜佛了,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啊,你能不能达到那种至诚恳切的心啊,就像佛坐在你跟前一样,能吗?如果不能,没有那个量,那就不可能达不到那个质的状态,罪灭河沙,不可能。就是有点觉受,也会被这个觉受骗了,也不知觉受到底对不对?但总能让自己欢喜一下,我们弄不清楚,以为自己感受到了。
深心信解依教奉行
我们很多辨析清楚了,辨析就是在思维修,辨析清楚了,内心才能产生定解,定解才能在行上面修的力量强大,直到你实证才能产生胜解心,一旦产生胜解心,才能坚固不坏。定解都不能坚固不坏,为什么?还是没有实证考验的,就像喝水能解渴一样(笃定)。但是我们对无限生命,对业果,对皈依三宝,对这些善法,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定解的,没有喝水这么实在的体会。所以没有真实的觉受,所以觉受非常重要,能长养信心,但觉受也会欺骗你,所以要用正知见去抉择。明白吗?正知见。八正道,正见是第一。正见为眼目,没有正见,就像眼睛瞎了,为什么有个词叫盲修瞎练。
所以慢慢去体会,去感受,皈依三宝很会有感觉,有感觉的话,你就不会家里一着火,马上就回家了。真的着火,应该“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吧,“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是不是?一念,发现也不是那么回事啊,是因为你没有深心信解,你不知道菩萨的境界,不知道菩萨的加持。你不知道佛菩萨给你讲这些是为什么。是因为你面对境界时,有一个执取,希望给你这样的,所以佛菩萨给你最好的,你看不到。就像父母给孩子的东西都是最好的,但孩子都不一定高兴。为什么?他认为的好,跟父母认为的好有差距。打比方,师父最想给我们的,就是无上法宝,但我们都不希求,我们希求什么?比如说师父给个念珠,给个什么小东西,加持物,特别欢喜,如获至宝。这也是我们愚痴的表现。无形的东西我们不希求,希求有行有相的东西,为什么,得到的实在。当一个人来说,给一串念珠吧,你说这个东西不是最好的,你应该希求佛法,他会很烦恼。所以要善观缘起,去抉择这些人的因缘条件,去抉择给他什么最合适。就像小孩子,你给他个糖豆,他看到你就很欢喜,你告诉他说: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你说得都对,但他看到你就烦。所以你要明白什么叫广结善缘,什么叫善缘,我们以一个慈悲的心,能够契这个因缘,让众生欢喜,但是让众生欢喜,并不是愚痴到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如果没有智慧,我们的慈悲心可能加速我们的轮回和贪心,这就是溺爱。打比方,我想去哪里,师父不同意,你说师父怎么这么不慈悲啊,这就是自己愚痴,不知道师父更大的慈悲在哪里。当自己觉醒过来,发现自己愚痴得要死。
所以每一次境界的历练和,我对自己做了一个抉择:【当我跟师父想法不一致时,一定是我错了。】如果不这样,你根本就不要谈什么依教奉行。即使认识到自己错了,因为偷心还没有死,你还是要试一试,我想看看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所以我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以我们很多亏吃一吃,不见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撞了南墙,甚至头破血流都不知道回头呢?这就是愚痴无明的覆盖。
智慧具足的时候,我们看到南墙就不要走了,转身即可,不一定非得头破血流,或者壮志未酬身先死。何必呢?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