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老萨满去了——《大萨满之金羊车》


    我的呕心沥血创作的新书《大萨满之金羊车》终于上市了。

可没想到,从老家那边却传来噩耗,书中老萨满吉木彦的原型——老家科尔沁草原最后一位大萨满博师——拉喜-彭斯科老人,去世了,享年九十七岁。

我半晌无语,泪水忍不住从眼眶里静静溢流。

本来我还想着,今年天暖后再回返老家,拜访他老人家,甚至住他们家(他住的村离我家村只有三十里),进行全方位深入了解和采访;我已与当地政府领导说好,给他安排“低保”, 并准备旗里“安代艺术博物馆” 开馆后,请他过去坐馆“镇馆” ;我再筹谋以他经历为主的大萨满新长篇----

可这一切,都不可能了,老人家甚至没等到这本《金羊车》问世。

没想到,去年夏我对他的采访,竟成他的绝响。

我给他拍的几十幅照片,竟成他老人家与世告别的最后表演----

生死无情,他信奉的“额其格-腾格尔”—— 长生天,召唤他回去了。因为,他该歇息了,这一生太辛苦,太太颠荡不安——

小时随师傅,差点在“科尔沁烧博事件” 中被烧死,老杏树疙瘩大火活活烧死两千巫师,他师傅是凭功力逃生的“十三神博” 之一(见《大萨满之乌妮格家族》);

土改时东躲西藏还是被斗,没收了赖以生存的所有“法器” 和那点“财富”, 被赶出村,四处流浪乞讨;

文革时,更是二次洗心革面,“脱胎换骨”, 游斗了十里八乡, 断了几根肋骨,差点丢命;

就是改革开放后两千年初,他被人请去“祭天” 时,让“市管队” 砸了场夺了器物;

我一直在深思,人类的这种“宗教” 现象和反“宗教” 现象为何发生。一些人以为自己“无神论”, 就以为天下都是“无神”, 民族都无神无宗教,甚至武断否定,不让别人存在宗教信仰,不让别人“有神”。 可他们内心其实也“有神”——“ 左”。

老家最后一位老萨满博师——拉喜-彭斯科老人,已去了。长生天,是他的灵魂归处。

但老家那片大地上,长生天的信仰和精神,将长存。因这一宗教文化与大地民众同在。

《大萨满之金羊车》写的就是采访他的一些“惊险经历” 和萨满文化现象。

下边是书的封面,和拉喜-彭斯科老人的几幅未公布的照片,以此悼念他老人家。

 

封面

下边是封底文字:

《大萨满之金羊车》

    萨满百科探秘式小说

    王蒙、斯琴高娃 联袂推荐

    台湾《联合报》文学奖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特殊贡献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  殊荣认可

作者博客链接: http://blog.sina.com.cn/guoxuebo

    者: 郭雪波

上架类别: 文学 当代小说

定   价: 28

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ISBN    978-7-5133-0179-4

------------------------------------------------

作者简介

郭雪波,著名小说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特殊贡献奖获得者。蒙古族,内蒙古库伦旗人,中央戏剧学院编剧专业毕业,北京作协签约作家。著有《锡林河女神》、《火宅》、《沦丧》、《狼孩》、《银狐》、《嘎达梅林》等长篇小说,以及中短篇小说集多部。多部作品以英、法、日、德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小说《哺乳》获德国之声文学大奖优秀作品奖,《沙狐》入选联合国《国际优秀小说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广播剧一等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央日报》宗教文学奖获奖作家。

   作者近二十年潜心研究萨满文化。大萨满系列小说是作者自己最珍视的作品。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萨满文化百科探秘式的小说。

民间文化学者郭老师为调查古老的萨满歌舞“安代”而深入科尔沁草原,寻访尚活在人间的萨满通灵巫师吉木彦,却遇到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离奇事件。

随后,只有大萨满才可乘坐的“金羊车”的出现,牵扯出一场利益集团的重大阴谋。当古老萨满歌舞“安代”在吉木彦主持的祭天仪式中舞起时,大萨满最凶险的“黑风咒” 似乎也悄然灵验……

 

相关评论:

需要郭雪波和他的小说。

越是现代化,越是需要郭雪波,需要他把我们带进另一个世界里去,更纯朴,更粗狂,更困惑,更浪漫,更有想象力,也更温柔。

                       ——王蒙

萨满其实是人类的一个梦想,当梦想破灭,那个敬畏自然、崇尚天人合一的时代也就渐行渐远了。这也是我三十多年文学创作中,最想表达的东西。

——作者


老萨满家,其实是养女家.

老萨满村后边就是有名的“塔民查干”——地狱之沙

老人和养孙女托娅

老博师审视法器



穿戴一新

           开跳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