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自己面对这个境界现起的第一念心,我就知道我过去面对这个境界的时候用的什么心,然后就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苦了。
突破:置之死地而后生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发愿文,分享发愿文之前,先讲些因缘。为什么突然间讲发愿文?凡事只要不是我们执着的,我们随顺因缘做,我们就能看到一些很深细的内在的缘起,就是我们的心识种子,就是我们内心深处曾经希愿过的东西,心识田的一些种子。如果对我们心识田的种子有一点点发现,就会明白我们的生命会是现在的状态,就不会怨天尤人。说,我怎么这样子?如何如何。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生命认识不清楚,本身就是无明的状态,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把无明破掉,就像光明一样,没有这种智慧光明,我们的生命就处在一种昏暗的状态。
我理解的状态是,好像是活着的状态,好像我们活得还可以。为什么用好像这个词?因为以前的想法站不住,真正让自己内心坚固的东西又不够。所以只能用“好像”这个词,哪天我这个词弄清楚了,就再换个词。
本来我想15号之前不出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我前进中遇到一个很大的障碍,突破不了。在715就发现了,所以715之后就为了11月1日能都有15天的隐遁,开始准备,筹备了两个多月。每往前走一天,过一天,就会发现,我们很多的问题,我们生命中会遇到很多的境界和障碍,我们不想面对的问题和事情,但是我们又要天天要面对,这种境界出现时,我们该怎么办?
我在家的选择,那我不面对就好了。其实并不是说我们不想改变这个境,而是我们改变不了这个境,我们又改变不了自己的心,于是我们选择离境。从转心次第来说,我先把自己从环境中跳出来,但是你会发现,我们一直在离境,最后会把自己逼到无路可走。其实我们一直选择在回避,然后发现,往这一回避,这个境还有,往那一回避,这个境也还有,最后逼到自己无路可走,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突破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你无路可走,你再退就是万丈深渊,你再退一步就会粉身碎骨,你往前一步,则可能就是另一片世界等着你。
我们这种惰性,也就是畏惧苦,没有坚忍不拔的心力,说我要超越,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回避,躲在一个角落,哭泣,其实我们的生命有点像蜗牛,一碰,就钻回去,好像安全了,其实最后把自己憋死在里面。这就是一个因缘。
生命透脱:退一步海阔天空 进一步难比登天
如果你受的苦更多,你会透脱得更快
我从1号开始,就进入一种。。我在龙泉寺有过多次短期用功,但这次是密度最高,投入心力最多的一次,虽只有五天的时间,这五天的时间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状态的话,我的很多情景就像撕心裂肺一样,你们很难以想象。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这个场景啊?在什么场景下我们会经历那种撕心裂肺的苦受?比如我的父母亲突然间离我而去,或者家人。。。瞬间把你从天堂放到地狱,估计你比撕心裂肺还痛苦。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苦受呈现在我们面前?为什么?您们有没想过?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苦受,而且痛得那么深?都没想过,看来你们痛得还不够,没想过,说明因为我们太忙,没时间想。您们在家,没那么多时间思考,所以你们都是很麻木,把自己的伤痛用另一种东西给掩盖了,所以您们经常喜欢吃止痛药。我不太喜欢吃止痛药,因为我觉得不太管用,所以我面对问题,希望彻底解决它。所以就容易陷进挣扎中,也可以说是自找的。为什么?因为不旋进去,我也没有办法了。说我能更好地从中走出来。当我面对它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缘就是师父,当我还是不想面对,还是想回避,想换一个环境,师父不同意,师父说你应该如何如何。后来一位善知识说,你这次回避,你可能把这个境绕过去了,当再次面对时,几乎没有可能再突破了。为什么?我们已经有了一次逃的经验了,我们往上走一公分的难度,远远超越我们后退的难度。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我们往上走,每走一步都比登天,所以我们生命的透脱,非常不容易,这是一个劫。我觉得在这个劫上,师父不同意我换一个环境,我只好在现有环境找一个最契机的点。所以我把自己关在寮房里。
这正是师父最大慈悲,如果师父随顺我一下,好,你可以怎样怎样。我估计,我今天不是坐在这里讲话。也许你们再也见不到我了。所以我之前跟你们讲,我说的所有的都是遗言,一点都不夸张。但是得演得既像真的又像假的,就因为你们太执着,您们会对一个问题的纠结放不下,你们执着法师不在,我们怎么干?法师不在,如果您们饭都不吃,我会考虑。
外缘知识,内缘暇满
所以我们在依止善知识时,要依教奉行。根本就在这里,依着善知识的言教。我以前的生命一直在回避,因为找不到解决办法。其实我们躲避时内心是很不情愿的,其实内心一直在挣扎,纠结,难受,就在这个难受的过程中,你就会成长。我去请教一位善知识,他说,你受的苦还不够。为什么呀?他说,如果你受的苦更多,你会透脱得更快。大家都不愿受苦,但是没有苦,你就不会想着我要皈依,我要透脱。我要离苦得乐,这就是苦的功德。
为什么我们要唱三宝歌?我觉得自己出家这么多年,皈依都没学好。自己皈依没学好,内心都很惭愧,愧为出家人。当我们面对这种境,生命要往上走,单凭自己的力量,基本是就是异想天开,几乎不可能。至少我的生命历程到现在为至,没有一件事情是完全靠自己的实力突破的。根本都突破不了,都要靠很多外缘。外缘知识,内缘暇满。我们说外缘知识,我们的善知识也好,包括同行善友也好,有情众生也好,乃至无情,可能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所有的苦,都是自己希愿来的
我们怎么利用这些善知识,让自己的生命一点一点能都往上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缘,就是你内因具足,如果外缘没有,这个因缘不和合,果就不呈现。所以说内因和外缘要具足才行,所以佛法讲因缘。这个内因,就是我们过去的希愿。当我意识到自己所有苦,都是自己过去希愿来的,我就安忍接受了。当我看到自己面对这个境界现起的第一念心,我就知道我过去面对这个境界的时候用的什么心,然后就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苦了。打个比方说,你去超市,买你很希愿的一双鞋子。看看真漂亮,也很合适,然后就花了二百块钱,从超市买回去了。但一穿上就发现问题了,虽然挺好看的,但穿上很难受,试那下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它不合脚,还觉得挺好的,那种欢喜心的力量让你完全没有察觉到它有可能给你带来的苦受。这就是我们在享受欲乐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潜在的苦,问题就在这里。走了一天,脚就磨了好几个泡,怎么办?自己还特别想拿这个鞋子撑场面,讲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废话,怎么得体,怎么好,都会增长你的苦受,你还会继续穿,为了虚荣的泡泡。让自己的内心。。。?应该先说身体,身心受苦,知道我们怎么苦了吗?就这么简单。我给自己套了一个套子,刚开始还能忍受,后来更加苦不堪言,直到有一天忍无可忍,你才做决策,这就是我们根器漏劣的表现。比如我的袜子,补得穿着咯脚难受,所以我宁可穿破洞的袜子。所谓离苦得乐,取舍,会舍掉苦,整个佛法就是为了这四个字,非常简单,哪个人想到苦的给我,乐得给别人,那就是菩萨。甘愿为众生受苦,但我们的生命不断地上演,买个新鞋子,觉得苦了,然后把他扔掉,日复一日,为什么?当初就没有抉择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只是被虚荣带来的快乐,掩盖了我们真实的心。你看小孩子,快乐得多简单特别简单,我饿了,给我吃饱了,就好。如果你带他去肯德基,他以后饿了就要吃肯德基才快乐;你再带他去迪斯尼乐园,下次你带他去迪斯尼乐园才才会快乐,所以说这种快乐的感受非常重要,快乐的感受就是经验我用一种经验说服自己做一件事,我们每天都在证成,吃饱了我就不饿了,我们就不苦。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现实的快乐,非常简单。
心量变大了,苦就变小了
我们所有的行为导向都是为了追求快乐,如果这个事情已经不让你快乐了,最简单的行为办法就是放下就好。不要执着,执着就会加重自己的苦。你已经开始不快乐了,你还硬往(鞋子)里穿,自找苦受。我们不明白。但我们为什么放不下?我们为了那种快乐的感受来忍受另一种苦。是不是?为什么要忍受呢?因为还得得到一点快乐,所谓的一点快乐。这些你们所有人都经历过,有的人一天经历好几次,年龄越大经历得多。所以我之前跟他们分享了一段话,我用这一生近三十年的经历,体会了一样事情,就是(最大的苦)就是不学佛法谈感情。我们这种苦,为什么在这方面会有很大的伤?因为男女间的感情是把我们的心收缩,为什么是把我们的心收缩,因为没有分享的余地,收缩的过程就像一个紧箍咒,就这么简单,我们会感觉都苦受,是因为心量变小,所以障碍就大了。如果你爱这里每个人都如同自己的家人,你的苦受就减少,如果你的家人有五十人,那苦受就变成五十分之一,不是因为苦受变小了,而是心量变大了。
快乐不需要附加条件
我们那种苦,都缘于我们想得,想得到一种快乐。然后我们给这个快乐附加了一个条件:某某人要跟我在一起,我要有一栋多大的房子,我要有一辆车,我要有一个花园,我就会很快乐,当你快乐的附加条件越多,你得到快乐的机会就越少。当你所有的附件条件都有了,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没了。快乐的附加条件越少,越容易快乐。当你的快乐不需要条件时,你会发现你没什么快乐不快乐。生活得非常简单,我平时喝茶很凶猛,这几天放下,发现喝白开水也挺好,当自己放下的一刹那,我们就少很多挂碍。当你觉得,我们会给自己增加很多的附加条件,就像我们那天在论坛上贤粥菩萨发的帖子“慈悲应从拒绝一次性餐具开始。”。我跟了两个贴子,我讲一句话,慈悲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同时慈悲更需要智慧,不是说我们单纯要拒绝什么,只能说在那个缘起条件下我们还没有达到圆满的境界,我们怎么办?当你看到一个现象不满起嗔心了,自找苦受。嗔心就是苦因,地狱因。
来的都是的该受的
当然也可能人家是悲悯心,内心觉得他们可怜,以前一个词“愤青”,师父开示,你说上面人不行,你去,可能更一塌糊涂。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心态?根本的原因,无明。为什么众生会呈现这种业相?我们的生命状态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我们能不能这样思维?而不是在果相上计较。所以我们以慈悲心面对一个境界时,我们不一定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虽然我可能也救不了他,但至少我不会加深他的苦受,我们面对这个境界,我们到底在干什么,我们自己清不清楚我们到底在干什么?当我真正认识到自己受的苦是该受的,当我自己坦然接受时,一瞬间,就改变了,就不那么苦了,但要转变这种苦,需要靠什么?靠智慧。靠法。
等死,还是奋起一博
我们经常会用一些法来伤害自己和别人,我们有没有真正希求过智慧?苦不堪言时,你能想得起来,就不会那么苦了,为什么?过去的因种子,串习不够,或是内心的力量不够,知道了这个法能起作用,但摆在面前都不起作用。为什么?业种子力量非常强大,就是因为我们佛法有没有学好,面对境界时,不是考验我们有没有佛法,而是有没有真正的功夫。面对境界时,诵一段大悲咒,不管用。为什么?我持了两个小时的六字大明咒,那种心都伏不住,我就发现还不行,我还没有面对过这么强的境界。就是面对非常强劲的境界,就像海啸来一样,什么都一下子拍平,五层楼一下过去就剩地基了。我们有些烦恼境界现起,就像海啸一样,我们所谓的那点法,那点防线,都不堪一击,不是说那点防线是豆腐渣工程,而是我们那点防线根本不堪一击了,我们那点功夫有点像螳螂,螳螂挡车,自不量力。我们自己功夫不够,所以面对境界时,内心非常苦,当我们用法时,也非常苦,苦得没有办法时,有两条路还可以选择,你们会有什么选择?逃避,或面对。
逃避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我们的生活就像小老鼠,它出洞时,先看有没有威胁,你们一出门更那个小老鼠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本能。一种就是,其实这个境界,海啸已经起来,离你只有两米远,除非你长着翅膀,还得飞得快点。你已经没有逃的可能性,一是等死,一是奋起一博。我们已经逃了很多次,再后退半步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你说你怎么逃啊?你水性再好,不好好过水手动物吧?我们很多时候死到境界上,因为你已经给自己判了死刑,这个境还没有抨击到你时,你已经死了,很多病人为什么比医生预料的早死?就是因为自己给自己判死刑。本来还能活三个月,结果三天都活不过。你们会不会给自己判死刑?
生命的转机,多在生死的刹那
我们为什么会奋起一博?其实我们生命的非常多的转机,就是在生死的一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