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版《中国近代史》里,时常提及武汉,我每每更为留意。中国近代史,绕不开京津沪汉这几座城市。
倒不仅仅是辛亥革命。首义出现在武汉,其实是个将错就错,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今年是辛亥100周年,武汉上下一心,想捣腾点大场面出来,却怎么也掩饰不住招商引资的功利,只要能为GDP服务,历史也市场化了。
每次去汉口,我总对那里的租界深感兴趣。读这本《中国近代史》,有关1927年收回英租界,展现给我历史的另一个侧面。我们所惯常知道的,只是爱国军民收回汉口英租界,取得了反帝斗争的胜利。
当时的武汉国民政府,不过是国民党的左派政府而已。当然,名义上还是首都,够我们武汉人醺醺然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实力派,早就在北伐中,打到了江浙,得到上海和江浙财团的支持。
武汉国民政府,影响力仅限两省,税收有限,财力支绌,还要维持庞大的北伐军费,只得巧立名目,多方课以重税。同时,社会的一系列改革,并不成功。尤其是过激的土地改革,受到乡绅和中小军阀的抵触。1927年的武汉,通胀严重,工厂倒闭,失业者众,民生凋敝。
在政府治理一塌糊涂之下,国民政府却调动了军民的爱国热情。真亏了我们武汉人,还没做稳两天首都居民,爱国热情似火,一点即着,一举收回了汉口英租界,化腐朽为神奇,缔造这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