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人力资源管理师”用“资格”蒙骗职称工资


谨防“人力资源管理师”用“资格”蒙骗职称工资
刘先明
2011年3月5日
 
2011年3月5日,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8周年的纪念日,值此之际,作为从事咨询、培训职业的本人来讲,一方面做公益性的《医院科室文化建设与创新》的传播,另一方面做一件对于湖南A公司和其他有关企业都有益处的事情。
 
 
 
后一事情,一方面是执行和体现A公司精神,揭露2010年4月“空降”到A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长T某、2011年2月被免职的行政人力总监X某联合蒙骗A公司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证明本人在为A公司提供企业文化咨询服务的时候,2010年4月对X某不适合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判断,以及T某也不宜留用的判断,都是没有错的。
A公司的企业精神里包含“正规”、“精忠”,其中的“正规”是说:正规化和标准化是企业高效运转和稳健发展的基础,正规是我们可持续性发展并走向辉煌的前提。“精忠”是说:企业精忠报国,履行社会责任;员工忠诚企业赋予的岗位,实现个人的自尊和价值。
然而,A公司在大力倡导、执行企业精神的时候,两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中、高管,却曾暗地里不正规、不精忠地操作,联合蒙骗A公司。
 
第一、联手故意把“人力资源管理师”混同于“职称”,为后期捞取职称工资打下基础。
因为咨询的需要,本人2011年2月中旬查看了A公司的《花名册》。在《花名册》里“职称”的一栏中,看到T某、X某的职称都为“人力资源师”。
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资格证书,分四个等级的,分别是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又称人力资源管理员)、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又称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又称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又称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师,是资格,不是职称。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中级职称,隶属于我国职称体系中的“经济师”。
相对来讲,一个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要想获得一个“经济师”的职称,在申报、考试、审核方面,都要比目前考二级或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难得多。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师也具有与“职称”三个等级一样的称谓:助理、中级、高级,所以,就容易被一些职业道德不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故意混同于“职称”,去蒙骗企业。
在A公司《花名册》上,看到中级、高级等职称,没有看到“助理”的职称,所以,我估计T某、X某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是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也是所谓的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这样,他们借在人力资源系统工作的有利条件,故意把俩人的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混同于“工程师”一样的中级职称,蒙骗A公司,为今后捞取职称工资打下了基础。
对于有资格证的,如果要考虑工资津贴,A公司应参照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和湖南省财政厅2006年9月27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调整高技能人才津贴参考标准的通知》,统筹考虑,其中写到: 全省各类企业的技能人才中,已取得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职业资格证书且在相应岗位工作的,其津贴可按不低于80元/月的标准执行;取得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职业资格证书,且在相应岗位工作的,其津贴可分别按不低于150元/月、260元/月的标准执行。获得湖南省技术能手称号的,企业可按不低于400元/月的标准执行;获得湖南省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及以上称号的,企业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及职工所在岗位的特点,按不低于800元/月的标准确定其津贴。
 
第二、X某、T某都不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要求。
1、X某不具备申报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资格:
T某什么时候弄到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资格证书,我不知道;但是,X某的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资格证书,肯定是2010年4月—2011年2月之间弄到的。
国家对于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申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才可申报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5)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6)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7)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X某是大专学历,以前一直是从事生产质量方面的工作。2010年4月,在本人的建议下,一位2010年1月“空降”到A公司的行政人力总监被辞退,X某接手做行政人力总监的,当时,我也向A公司的领导说了,X某也不适合做人力资源管理。显然,从学历及本职业工作等方面去衡量,X某是不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是没有资格考取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
 
2、X某、T某的职业道德水平,都不符合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要求:
在不符合申报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情况下,X某考取了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证书,肯定是在申报环节,存在欺骗社会的不诚实的行为,而国家对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出了“诚实公正”等职业道德的要求:
(1)诚实公正,严谨求是。
(2)遵章守法,恪尽职守。
(3)以人为本,量才适用。
(4)有效激励,促进和谐。
(5)勤勉好学,追求卓越。
从职业道德这一方面来看,X某也是不符合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
一个明显不符合人力资源管理师的X某,考取了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资格证书,还作为中级职称的形式,被人力资源部写进了A公司的《花名册》,为今后共同捞取职称工资,打下了基础,说明T某是联合X某一起做假,联手蒙骗A公司的,从职业道德上讲,T某也是不符合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一要求的。另外,2011年春节前,A公司已决定辞退T某的,不料,可能是在春节期间受到某种迷惑和误导,春节后,A公司又改变决定,把T某留下来了。就是这样一位“空降”来的人力资源部长,2011年2月18日,在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里,随意抽烟、随地吐痰,当办公室的负责人提醒他不要抽烟时,他还嘴里喷“狗屎”,显示了其素养多么低劣。
 
长江大学“10.24”英雄大学生“人梯救人”的英雄行为,曾感动了全中国。尽管我没到现场,但是我用职业的眼睛,一眼就发现了央视的有关报道、长江大学、英雄大学生代表都没有客观真实介绍情况,存在说假话、欺骗全国人民的问题。于是,我从2009年10月27日起,用了几十篇文章,进行质疑、揭露,并向央视、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反映。终于,在2009年12月31日晚的一个节目中,央视还原了两真相。现在,只要在网上搜索“长江大学刘先明”,就能看到我一系列揭露长江大学“10.24”英雄大学生存在造假行为的文章。
长江大学“10.24”英雄大学生群体获得的各种荣誉和物质奖励,不是我的;X某、T某如果要拿职称工资,拿的也不是我的。但是,我看到了有人欺骗社会、欺骗良知的行为,如果我不说的话,那就不符合“红色咨询师”、“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的称号了。
 
附、刘先明简介: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襄樊学院客座教授,苏州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等单位的企业文化顾问。湖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学术顾问。
2001年创立了“精细管理工程”、首创性提出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 2005年首创性提出了煤矿领导“捆绑式下井”的新观点。上海铁路局、九寨沟风景区等40多家单位借鉴了精细管理工程。2002年在天津、东莞两民营企业首创实践了“签约总裁”和“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
曾为大庆油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海尔、海信、美的、红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0工厂、北京空军十总队、中船重工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储粮、中平能化集团易成新材料公司、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辽河油田、中原油田、上海石化、吉林石化、天津石化、首都机场、上海铁路局、北京京煤集团、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大庆燃气、山东农行、吉林邮政、四川电力、深圳卫视、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地税局、新华联集团、中建三局、中铁四局、安徽交通投资集团、湖北路桥公司、内蒙古移动、北京贝尔、北京朗姿服装、上海医药、海南永青、安徽和威、锦州航星集团、黄山永佳集团、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山东鲁西化工等百余家企业提供了企业文化、精细管理工程、管理创新、文化营销、品牌推广、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咨询、培训服务。
曾被中国企业评价协会(隶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活动的评审工作专家;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培训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大师;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行业百名功勋人物”;2009年被推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或建国60周年创新人物”;入围2010“创业中国年度十大创新人物”;2010年被授予“中国经济建设特殊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11年3月被特邀为“功勋中国系列人物”提名候选人。享有“红色咨询师”的雅称。
电话:13910823978;qq:275399245;msn:[email protected]:e-mail:[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