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有条不紊迈向高端
在中国的自主品牌车企中,或许只有上汽在矢志不渝地谋求国际化的高端自主品牌形象。得益于优良的英国血统、上汽雄厚的实力和其他企业难以做到的巨大投入,荣威和MG名爵作为国际化的高端自主品牌形象在乘用车市场上已得到广泛认可,使上汽的形象明显有别于其他自主品牌车企,却符合上海“海派文化”的传统。如今,上汽又发布了源自英国的“MAXUS大通”品牌,开始强化其国际化高端自主品牌形象的另一根支柱——轻型商用车品牌,其意图很明显,要在中国最大、世界第八大车企的基础上,全方位统领自主品牌的高端汽车市场。按上汽的说法:“乘用车加快发展与商用车力求突破并举。”
自3年前上汽与南汽“融为一家”以来,上汽的发展思路、规划乃至操作手段的清晰程度超过了国内任何一家自主品牌车企,更难得的是几乎每一步都如期落到了实处,多数承诺都得到了兑现,与那些善于“放卫星”的厂家形成了极大反差。
打造国际化的高端商用车自主品牌也并非忽发奇想。实际上,早在2006年上海汽车商用车事业部就已经成立,上海汽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优化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了覆盖重卡、轻卡、大中客、轻客的齐全整车产品线;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和南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研发力量也初见雏形;旗下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与上菲红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提供体系支撑。上海汽车商用车已经站在了做强做大的新起点上,打造国际化商用车品牌可谓水到渠成。
“MAXUS”身世不凡,是一个英国百年品牌,为英国商用车公司所有。1967年,英国商用车公司与罗孚及捷豹公司合作,从此,其产品畅销整个欧洲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同时,MAXUS产品也被英国皇室选为御用车辆,如皇家通勤、皇家银行、皇家邮政、皇室出行补给车等。
在2009年的全球金融风暴中,上汽低调收购了英国商用车公司MAXUS品牌和技术,用了两年时间进行消化、吸收。宽体轻客将作为MAXUS大通品牌的首款系列产品,其品质、技术、安全和环保等均处于国际一流水平。产品计划于今年下半年上市,并同步登陆国际市场。
就在一年多前,上汽的目标是在2015年左右实现400万辆的销量,而在2010年,上汽的销量就超过358万辆,400万辆的目标已提前到了2011年。在自主品牌方面,上汽的销量虽不像其他一些自主品牌那样抢眼,却稳步增长,且品质高出一截,思路也相当明确:走引进、消化、吸收、提高的自主发展之路。不说大话、空话,有条不紊、步步为营,而又志存高远,这就是上汽给人的印象。这样的自主品牌企业,对得起人们的祝福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