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缘何不提倡男女同龄退休


最近,男女同龄退休又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不少女性认为,男女应该同龄退休,否则就是性别歧视。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众所周知,延迟女性退休的举措毫无疑问是为了缓解人口过快老龄化所带来的用工荒。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知识失业的背景下,延迟退休会导致社会新生劳动力难以找到工作,会造成更多大学毕业生失业和无法就业。最新的一项统计研究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年来维持在72%左右,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100多万大学生不能顺利实现就业,如果把近两年的待业大学生总数也加进来,这一数字恐怕更加“可观”。

进而言之,国外出台延迟退休举措通常都有其特殊的背景,而不仅仅是缓解老龄化问题的权宜之计,除了通常所说的缓解老龄化这一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国范围内而不是某个地区的劳动人供应不足。应该看到,如果仅仅将目前局限于上海一地,预期老龄化问题可能比较严重,但是,如果放眼全国,就不难发现上海的老龄化“沟壑”其实完全可以被其它地区的劳动力供大于求所填平。如何填平?当然就只有进一步放开上海的落户限制和用工制度,让上海适应全国,而不是全国来适应上海。这一认识非常关键。

此外,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也是延迟退休的制胜法宝之一。在寿命既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工作年限越长,就意味着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越短,虽然延迟退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人养老待遇,但必须清楚,这里的提高待遇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时间被挤占为代价的,就某一年来说养老待遇可能是提高了,但总体而言,原本属于自己的养老金却在无形中缩了水,这自然是对劳动者利益的变相侵蚀,而且还是非常隐蔽的侵蚀,真可能良苦用心。

在这一方面,印度的做法可以作为我们的启示,印度和我们一样同属人口超级大国,但是,尽管印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男女就业不平等的问题,但是那里就没有男女同龄退休的说法,人们对现状都非常满意。原因何在?是因为印度人充分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人口超级大国的国情,如果简单地延迟女性退休年龄,可以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比如年轻人就业。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即使将来男女应该同龄退休,但至少在最近若干年,这一举措应当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