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降一点没什么


    北京市政府29日晚间公布了今年新建普通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明确指出今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这显示出北京市政府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的决心。

 

    各大新闻媒体和网络,在叙述这件事的时候都强调了一点——“首降”,一个意思指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宣布调控目标为“降”的城市为北京;另一个意思,北京也是第一次提出要“降”。

 

    降一点很难吗?

    举个交通的例子。前面道路拥挤,渐成堵塞趋势,大部分驾驶员都怕把自己堵在里面,于是拼命从两侧“突围”,自行车道溜边儿的、逆行超车的,结果就是上下车道全堵住了,谁都走不了。大家都埋怨交通条件不好,谁也没去反思秩序是怎么乱的。

    如果有人提前看到后果,自觉地减速停车,反而成了“首例”。

 

    在此之前,全国房地产理论界人士,都认为房价的“降”是不可能的,专家们用CPI、工资涨幅和强劲购买力的数据来证明,涨价慢下来可以,房价降下去不行。

 

    经济学家郎咸平前一段时间有个发言,被媒体解读就成了“郎咸平语出惊人:房价若降下来,中国就完蛋了”。不知其所以然的读者就跟着高喊:“看看吧,降不了,降价就完了。”

    其实人家郎教授还说了,如果加强保障住房的建设,有效减少购房需求的压力,才不会导致单纯打压房价造成的“火山爆发”,这一点,很多媒体都忽视了,造成误读。

 

    其实,北京市政府在公布调控目标为“降”的同时,还表示了今年北京市将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规模,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20万套以上,竣工保障性住房10万套,并且优先重点保障廉租家庭;大力发展公租房,今年筹集公租房房源6万套以上,通过廉租房和公租房,争取逐步覆盖各类保障家庭。

 

    “你降吧,早晚出事儿!”不少因降价影响其相关利益的人这样抱怨,就像刚才那个例子里面减速停车的,遭到其他司机鸣笛警告是一个道理:“堵车了,你还不快点开啊!”

 

    现在北京市宣布房价要降下去,同时保障房供应提高,那些断章取义的人,再说“停车堵死你”也缺少了理论依据。北京市政府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前提下,能快速提升百姓收入,同时采取综合调控措施,不断缩小中等收入家庭支付能力与普通商品房房价之间的差距。

 

    前面有拥堵情况就提前减速停车,等这种行为成为公众认可的交通道德,那些任意鸣笛发泄“堵死你”的驾驶员,反过来成为“唯一”的时候,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意识形态,就将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法制晚报评论员   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