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林徽因


   前几天读了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感慨颇多。

       据说上天对人是最公平的,给了你卓越的才,就不再给你倾城的貌;给了你才与貌,就不再给你无憾的情与爱,但对于林徽因这位活跃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诗人、作家,美术设计师、建筑学教授来说却是个例外,她不但有超人的才华与美貌,更是有轰轰烈烈的情与爱。

      她的名字与三个顶级的男人联系在一起: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天才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金岳霖。梁思成是她的夫君。对她既呵护体贴,又理解欣赏。他们一生相濡以沫。徐志摩把她作为诗意的源泉,情感的梦幻,后来为听她的演讲魂归蓝天。金岳霖则是为她固守自己的柏拉图式爱情,终身没有娶妻生子,却一生“逐林而居”。

       在林徽因的周围,永远有仰慕他的男性,或才华横溢,或风流倜傥,或英俊潇洒,是很多女性心中的白马王子,如徐志摩,金岳霖,但是他最终选择了梁思成,这就是林徽因的选择,因为她是“贵族”,她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

于是,当浪漫多情的徐志摩在风景如画的康河边,遇见了俏丽优雅的林徽因,丘比特来不及思考,就射出了他的致命的一箭。“你是我的先生/我爱/我的恩人/没有你/我哪知道天是高/草是青?”“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你是“永远照彻我的心底”的“那颗不夜的明珠”。

       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毅然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连印度诗哲泰戈尔也忍不住想要当他们的红娘,只是这位外国红娘不了解中国小姐的芳心,她最终选择了家学渊远、稳重内敛的梁思成作为终生伴侣,且这一理性的选择造就了我国一代建筑学泰斗。

       徐志摩飞机失事遇难后,梁思成从北平赶去处理丧事,从现场捡了一块烧焦了的木头(那个时候的飞机不像现在的,有些部分是木头的),拿回去给了林徽因,林徽因非常悲痛,就把这块木头挂在卧室的床头。直到她1955年去世,一直就这么挂着。在《悼志摩》中她写到:“突然的他闯出了我们这共同的世界,沉入永远的静寂,不给我们一点预告,一点准备,或是一个最后希望的余地。”她觉着,她是爱徐志摩的,徐志摩又是为了赶回来听她的演讲而死的,她就要用这种方式纪念他。这在我们现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这点上,我是说在感情的纯洁与执著上,在对崇高感情的理解上,我们是失败的。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我相信我们中间极少有人能做到,能做到的是神仙,但是她确实做到了。

       梁思成在林徽因心目中终究是位温和的君子,他对林徽因关爱无比,两人精神上亦息息相通。有人怀疑问道:“梁(思成)是否真正爱着自己的妻子林徽因呢?”进而臆测:“梁思成与林徽因看起来郎才女貌十分般配,实际上梁与林的婚姻本质上极为不幸。”这话有点无事生非,有点似梦乡呓语,林徽因徒具其“女貌”了。梁思成、林徽因的婚姻与悲剧无缘,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充满了情趣。有时夫妇俩比记忆,互相考测,哪座雕塑原座何处石窟、哪行诗句出自谁的诗集,那甜美的家庭文化氛围总会令人产生李清照、赵明诚在世的感受。诚然,两人结伴一生难免龃龉,也起过波折,但不论一帆风顺还是困顿颠踬,哪怕落在极度艰苦的境地,梁、林夫妇都始终相扶相携,相濡以沫。林徽因自嘲两人是一对“难夫难妇”。最后,“难夫”把“难妇”送到了她的人生终点,留下了国人称颂不已的佳话。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选择他。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而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当金岳霖表白心迹后,林徽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明白梁思成对她的感情多深,她也清楚金岳霖有许多梁思成不具备的可恋之处,于是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对梁思成毫不隐讳,坦诚得如同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一般。很难想象梁思成当时是如何的惊愕与痛苦,但同时他又有了一种受到信任的欣慰,苦思一夜,比较 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他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梁思成没有像寻常人一样以自生的得失作为思考的基点而是首先为所爱者着想,其大爱无私啊!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 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从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而金岳霖也做对联来赞美梁林夫妇:梁上君子,林下美人。才子追佳人未能终成眷属的故事并不少见。少见的倒是,虽不能成为眷属,却一直保持着友谊。尤其是林徽因,不拘于封建旧思想,忍大度地保持往来,甚至引以为知己,堪称女性中的非凡之辈。

徐志摩、金岳霖、林徽因、梁思成之间都有过感情纠葛,但行止却大相径庭。徐志摩完全为诗人气质所驱遣,致使狂烈的感情之火烧熔了理智。而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显出一种超脱凡俗的襟怀与品格,这使我想起了柏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1955年林徽因去世了,在追悼会上,金岳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有一种炽热颂赞与激情飞泻的不凡气势。上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下联是:“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取自林徽因一首诗的题目《你是人间四月天》。若看到这副对子,安息者将会说什么呢?当可以含笑九泉了吧

        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当林徽因的家乡人远道来访,拿出一张才女青春年华时的照片,他接过手,大概以前从未见过,凝视着,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来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沉默了好一阵,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当我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刹那哽咽。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

       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三人的高风亮节,感动了世人。数十年来社会上从来没有关于他们的风言风语,知情人谈起来全是肃然起敬的赞叹。有后人问起萧乾这段往事,萧乾回答:“我自己对于他们的感情关系,对思成的胸襟以及梁与金之间的深厚友谊既敬重有羡慕,这是现在的青年也许难以理解的。人间还能有更美的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