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安全: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制度


 日本福岛核电站微机爆发后,中国核电站的安全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针对公众的担心 核电安全专家周建平表示,中国的核电技术比福岛核电技术更先进,有安全保障,比如 大亚湾、岭澳核电站采用的技术与日本福岛核电站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压水堆技术,属于上世纪80年代从法国引进的压水堆技术;后者采用的是60年代设计标准的沸水堆技术。相比较而言,压水堆产生的热量通过一回路系统带出并通过蒸汽发生器系统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比较高,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和安全的反应堆。另外,他指出核电站包容堆芯的反应堆厂房结构设计条件严苛,已考虑强烈地震、飞机撞击、外部爆炸、龙卷风等意外,结构刚度大、强度高:大亚湾核电站在选址上,充分考虑了地震的稳定性要求和海啸的影响。具有足够安全性。

   我们非常相信核电专家们关于中国核电技术安全度高的结论。但是技术是被人操纵的,与听到更多关于中国核技术更安全的解释,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关于中国核工业管理制度更安全的论证。毕竟,从中国核能发展的制度框架看,总让人感觉到有一些不安全的隐患需要排除:

   一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是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特大型国有独资中央级企业。就核能产业发展的现实看,肩负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责任,尤其是安全责任,如果完全用利润指标考核这类企业,会不会可能会产生由于单纯追求利润而忽视安全的倾向,不得而知,东京电力公司的教训放在那里,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目前国资委考核国有企业恰恰是以利润为主的。这方面国资委有什么考核的新指标需要对人民告知。

   二是就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而言,需要政府监管下的企业民主管理、法治管理,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担负起安全的责任。我们宁愿相信现在的核工业集团已经做到了,但是我们需要了解原中核集团总经理康日新贪污腐败被查处后,中核集团内部的一把手现象是否改变了,内部管理是否规范了,希望公众能看到新的企业内部制度规范。 

   三是作为担负核能发展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全民才是他的主人,所以特大型国有企业不仅要有国资委的监督管理,有企业内部员工的参与管理,更需要有全民的透明化管理,全民对于核工业集团的信息、运作成本、经营效益,尤其是安全状况,只要不涉及技术和国防保密的,都要信息公开让民众心里有底。不要以为民众的挑剔是麻烦,只有民众的可持续挑剔,才不会出现大灾难,日本核危机的教训之一,就是东京电力公司长期刻意对公众应该了解的信息的隐瞒。这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新的制度创新。

   四是在目前政企不分,地方政府GDP政绩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发展核能是否会成为地方政府的非理性冲动,如果政绩冲动过于强烈,会不会忽视安全问题。如何将GDP政绩考核的做法改为更综合,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考核,目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努力,但毕竟成熟的考核制度目前还不成型,作为普通民众,我们担心单纯为GDP,甚至打着新兴战略产业的旗号发展核能,而忽视安全,因为政绩短期可见,安全是长期显现,有非常大的时间差,怎么让我们的各级政府官员从长期安全出发而不追求短期效益呢》我们的担心但愿是多余的。

   提出这些制度问题不是否认现在的核工业集团和各级政府对核安全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也不是不相信国家的决策,而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一个普通知识分子抱着对社会责任,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责任的一些提醒,一些建议,甚至一些批评。因为人命关天,日本的核危机正在现实地发生着,我们需要把问题想得严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