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敲门》里,江路是个超越“时宜”的角色,蒋雯丽却从来不给人“时髦”的凌驾感,如果说海清是新一代的“国民媳妇”,蒋雯丽应该是她的前辈了,天渊之别地代表着骄纵伶俐和温婉隐忍。
文 毛予倩 图 资料
知足就是幸福
生活周刊:像《幸福来敲门》这样题材的戏挺多的,当下,讨论“幸福”这个话题变得很常见,洪晃说这是一种补偿心理,因为没有所以渴望,您怎么看?
蒋雯丽:每个时段我都会有不同的幸福。小时候,觉得过年有一件新衣服是最幸福的。当时都用布票,票不够了,做了棉袄就做不了衬。穿着没有衬的棉袄,心里也很乐啊!在院子里到处跑。结果不小心摔倒了,棉袄弄脏了,又心疼又伤心。以前过年,吃一顿年夜饭要准备一个月,那顿年夜饭吃着真香。那种幸福感现在体会不到了。现在的我觉得知足就是幸福。每个人都有欲望,不能战胜自己的欲望,越不满足就越不容易得到幸福。
生活周刊:因为您演过很多各种类型的婚后女性,应该可以成为婚姻专家了……
蒋雯丽:我没法成为婚姻专家,演戏和婚姻完全是两回事,演戏的时候自己不会理智地想这些事情,反倒是看戏的人才会想一想,很多人把戏连贯地看完会有一些反思。而我拍的时候,每天都是演支离破碎的几个部分,很难连贯起来去思考。只是想着尽量把人物演得丰富一点,有意思一点。中国式的婚姻考虑自己太少,考虑其他的东西特别多,比如孩子、责任、名誉等。而国外对婚姻的观念很开明,他们觉得相爱就在一起,不爱的时候就分开,没有太多的顾及,这样反而婚姻会更稳定。因为他们真正选择婚姻的时候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过的生活都过了。双方对婚姻都看得比较透彻了。
生活周刊:在您的婚姻生活里,夫妻相处的模式是个什么样子的,或者觉得它应该是什么样子,却没有达到您预期的?
蒋雯丽:因为我在美国生活过两年,我觉得东西方文化的不一样,东方人受的教育,就觉得女人不能轻易去表达,把很多的东西藏在心里。但是生活中我可能,我以前就问,我说你爱我吗?长卫就会回答我:“这还要问,还要说吗?”就是这种回答,你就特别扫兴。当然了我不是希望他一天到晚挂在嘴里,但心里没有的也是不行,但至少你表达的时候是真切的。我觉得每天比如说早晨起来,然后大家说一个很贴己的话,很鼓励人的话,你可能会今天一天都很开心。那时候如果街上碰面,我都会用英文说Hello,have a nice day。我们见面就说吃了吗?很少会说希望你有美好的一天。可能文化不一样,我们关注的可能是你吃了吗,穿多点。但是国外那种表达就是一个精神层次的表达,就是有很好的一天,我觉得女人可能需要的是那个东西,当然了,温饱也是很重要的。
做导演是更过瘾的
生活周刊:这两年,您的露面其实不算太多,有的时候甚至会以为您准备退隐了,就这个时候,您就又出现了,也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吗?
蒋雯丽:家庭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我经常会去学校接送孩子,跟所有的家长一起站在门口,然后等着他放学,看着他从学校里出来,因为对他来说爸爸妈妈能去学校接他是最开心的了。如果我出差了刚回来,我肯定是跑到学校去给他一个惊喜,今天妈妈来接你了!也会经常带着孩子们去超市买东西,去菜市场买菜,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我没把自己当成知名人物,所以别人说蒋雯丽,说很喜欢你的片子,我说很高兴。我觉得其实大家都是挺礼貌的,顶多说你帮我签个名,我觉得也很好,因为大家喜欢你,这是挺高兴的事情。
生活周刊:虽然您露面的次数不多,但是涉猎的范围却很广,之前做过话剧,拍了电影,当然,很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您做了导演,女性导演其实是很难做的,尤其是已经成名的演员,她们的第一部作品往往都很焦虑,您自己这么认为吗?
蒋雯丽:我觉得做导演,我还是缺乏经验,不过这可能是我的弱势也是强势。弱势就是真的不知道这部电影将是什么样子,而且对剪接完全没有概念,很多时候只有在剪接之后才知道这部作品真正是什么样子。所以当时拍的时候,自己觉得满意了,表达清楚了,但是最后剪起来发现观众并不明白,因为可能镜头拍得不够多,表达不够清楚。主观上觉得说明白了,但其实人家根本不懂,这就是觉得有缺憾的地方。好的地方就是,因为缺少经验,反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因为熟练的导演会比较遵循原则,可能会缺少一个个人的特色。我是一个比较独立的人,但还是习惯让别人给我做主,这也是我当导演痛苦的地方,平时总是喜欢让别人拿主意,自己不太爱拿主意,但当了导演什么都得自己做主,一开始很不适应。
生活周刊:做导演没经验,做演员其实是驾轻就熟的,自己更偏爱哪一个角色设定?
蒋雯丽:过瘾的话,还是当导演。因为做演员毕竟还是要按照导演说的去做,而做导演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编剧到导演一个完整的过程,你完全掌握着。但是我做完之后,还是非常希望当演员,因为演员是一个很感性的工作,而导演需要感性和理性结合,用理性来控制剧本。演员比较单纯,在现场管好自己就行了。自己当了一回导演,换位了一下,我觉得挺有好处的,你更能理解导演、制片部门、投资方、工作人员的不容易,你会知道,拍好每个镜头不光是演员的事情,而是各个部门的协调。我以前做演员时,人家都准备好了,我就来了,看不到人家为我做的这些准备。做了导演你就知道,演员其实是最后那一刹那到现场的。而且大家都很保护演员,怕演员的情绪受影响,最大程度地让演员有好的环境啊、心情啊。
生活周刊:做演员什么地方最有意思?
蒋雯丽:最有意思的就是一个碰撞,我也愿意跟好的演员在一起合作,就是大家互相碰出那种火花来,意想不到的东西。那导演也是这样,好的导演他能给你这样的空间,你跟导演也需要有这种碰撞,那么其实导演也希望演员能给你更多的灵感,所以我觉得在创作过程中,我会很认真地去做准备。我记得有一次我去拍一个戏,拍戏之前会做一些对这个人物和剧本的意见,修改意见。我就追着导演后面,然后导演到哪儿我就追着,我说导演我能说说吗?导演就一直在忙,后来吃饭了,我说导演我现在能说了吗?我也比较一根筋,我要不把我对这个人物的想法说出来,会觉得难受,说出来你采纳不采纳是你的事,但是我要把想法说出来会觉得难受,最后那个导演也是接纳了一些我的东西,我觉得就是,你不一定非要都实现,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我觉得那条好,但是导演觉得那条不好,你可以不用,对吧?但是我对人物的理解什么的,我需要跟导演交流。
我的梦想我的家,缤纷生活尽在摩研E生活。(上海生活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