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离初衷甚远


 

  设立创业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我国是产品出口大国,更需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但实际的情况是,创业板从2009年10月30日设立至今一年多来,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是变成一小部分人滥用公权力、大肆掠夺社会财富的特殊工具!

  创业板运行以来,受到各方面批评最多的问题是高市盈率、高价核定发行价和审核存在漏洞。到目前,158家上市创业板公司平均发行价市盈率高达78倍(最高151倍),平均发行价35元(最高110元)。如此离谱的高市盈率、高价核定发行价,快速催生了504个亿万大富翁,上演的都是一夜暴富的神话。而这158家上市创业板公司有142家是家族企业,其余16家中还有几家是国家控股企业。

  业绩方面,创业板已披露的109家2010年半年报中,上半年净利较去年同期增幅仅为25.63%,低于中小板公司上半年净利45.91%的同比增幅,也低于沪深两市1947家上市公司平均41.17%的增幅,另有23家公司(占20%)上市仅半年就出现业绩倒退的怪现象。

  按发行计划,平均每个企业只需募集资金2.2亿元,而实际结果是平均每个企业募集资金严重超标到7.7亿元。

注:本文作于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