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主持人:我们先来说说指导价的问题,杨先生之所以对购买的价格产生疑惑,主要是知道这款相继镜头的指导价,比他购买的价格低很多,其实我们平常购买商品的时候,也经常会看到商品上写着建议零售价多少多少?这是不是就是大家常说的指导价格,到底什么是指导价,谁定的?为什么要定它呢?
央广评论员谢卫列:说到指导价,首先从经济学范畴来讲,指导价属于两方面,第一方面刚才咱们谈的是厂商指导价,它主要是指厂家的公认的官方价格的公布,不是零售商的最终零售价,也就是说官价跟经销商售价之间可以有差异,这也是当代经济社会物流和零售行业发展的特点。另外,指导价指的是政府指导价,主要按照价格法的规定,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基准浮动;今天我们探讨的所谓“指导价”显然是属于厂商指导价。佳能经销商存在的欺诈行为本身,让我看到目前中国的市场,包括刚才说的照相机,民用电子产品市场和其他领域一直存在的模棱两可的这种灰色无序的所谓价格指导,像前一段时间“天天315”所率先披露的家乐福价格欺诈,其实这一切都说明存在于我们老百姓现在面对的厂商指导价实在是紊乱得令人忍无可忍!这种民生领域的“指导价”亟需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强力干预下进行在法治框架下的的专项管理治理,因为面对民生的价格心理底线,老百姓被“稀释”的消费信心指数更需要强心剂!
主持人:关于价格的问题,现在很多价格都是随行就市,但是价格高出这么多,似乎就不太多见了,但是也有人说不就是一个买,一个愿意卖么,您怎么看待这个事件呢?
谢卫列:其实通过这件事我有两个欣喜或者两个困惑,首先欣喜的是刚才律师也谈到的,根据消法第49条,消费者能够主张自己的权利,从信息公开社会的角度来讲,消费者在原来不熟悉相关商品特性的情况下,变为熟悉了相关信息,进而主张自己的权利,捍卫了自己的知情权,这是消费者值得称赞的地方。另外,从国民待遇角度来讲,佳能不应该存在区域歧视性的差异,我们消费者应该说主张自己的权利这是民生社会的进步;第二我觉得主流媒体,像天天315在和谐民生社会的维权过程当中为处于弱势群体的老百姓主张公平的权利,这是和谐民生社会一个“减压阀”,凸显了关注民生的“窗口”作用。另外我的两个困惑是——消法实施这么长时间了,我们仍然感觉到在相关包括质量法,价格法,一般法规背后,我们一直觉得相关法规实施条例制度性缺失,配套的法规总是让我们消费者力不从心,这是目前感到第一个困惑。第二个困惑就是明摆着厂家一种明知故犯,有恃无恐的背后,法律惩戒力度太低,也就是违法成本太低!
我刚刚打开了佳能的官网,上来第一句话就是“佳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始终秉承共生理念”我觉得还没有哪家外资企业如此自视甚高地说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我觉得从企业的经营理念就可以看出,佳能在这方面表现出这家具有77年的企业是何等傲慢和有恃无恐,我觉得恐怕这也是它在中国不能等同于欧美市场的国民待遇的最根本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的根源所在,这显然是对中国消费者的地域歧视!消费者谈到一个细节,就是佳能体验中心说,因为你拆开包装了,所以不能退货的,可是据我们了解,同样在加拿大,在美国,即使商品包装打开了,消费者也完全有权利不必把所谓的破损包装复原之后,才还给所谓的商家再进一步主张自己的权利,我觉得这一点也恰恰暴露了在这个行业里面一种欺行霸市的霸王条款仍然存在,我觉得这是我感觉到的第二个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