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车市按捺不住降价躁动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里,国内汽车市场陡然紧缩,仿佛正在陷入盛极而衰的危境。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03万辆和126.70万辆,与上月相比分别下降29.89%和33.09%,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仅4.48%和4.57%。而且,全部车型的产销量均出现了环比大幅度下滑。二月份正值春节期间,可能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即使综合前两个月的业绩来看,同比增长亦不足10%。
这意味着什么?
增速放缓,市场疲软,低谷来临?
恐怕连没有购车计划的人都知道,由于减征购置税、汽车下乡补贴、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皆成浮云,加之各地的“限车令”影响恶劣,缺乏给力的推动措施,与以往的火爆形势相比,今年的车市普遍不被看好。要命的是,这是由上而下的刹车行为,无异于始乱终弃,釜底抽薪。
那么,是不是今年的车市将一路低迷,丧失增长的动力呢?
事实上并不尽然。笔者以为,虽然缺少国家官方政策的支持和促动,但并不表示车市就会因此而崩溃,制造商亏损,特别是消费者,会买不到更划算的汽车。国内汽车产业经过数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产销已到了相当的规模,增长基数较大,虽然今年的增速不会出现前两年的高速增长,但是无须担心整个车市的大盘会崩塌。国民购买力依然可观。对消费者来说,国家相关政策的退出,也许不是坏事,而是福音。因为它让车市恢复到以前正常的市场竞争轨道之上,架空了汽车制造商过度依赖国家补贴的思想,从而激活厂商加强营销力度的积极性。最直接最表面的体现,就是“价格大战”的帷幕悄然拉开,貌似坚挺的汽车价格已然松动,幅度之大足以抵消之前政策优惠的额度。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总的来说,今年的车价将比往年更加低廉。当然,价格因素仅仅是其中的一环,还有许多吸引消费者的其他实惠的营销措施扑面而来。
不过,对汽车厂商来说,要想翘立车市,换取销量的一种方法是牺牲一部分利润空间。
因此,鉴于国内车市形势的严峻性,广大汽车厂商断不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哪怕是割自己的肉,也要救市。自从进入二月份以来,已经先后有比亚迪、奇瑞、东风本田等多个厂商旗下的品牌车型宣布降价促销,全国性的价格战一触即发。出了阴历正月,进入阳历三月,更多的商家如同安逸过冬的惊蛰之虫,春雷阵阵之下,纷纷行动起来。比如处于二三线市场的莲花汽车,日前宣布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促销活动,为购买旗下产品的用户提供购置税全免的优惠,同时赠送价值4500元的购车礼包。如果加上国家推行的“节能补贴”,其主打产品的实际价格水平已经远远低于去年。另外,作为配套服务措施,还开展“服务月”活动,免费检修,大幅下调零配件价格。相信,这也是其他品牌厂商一般都会采取的措施。综合起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调整,而是一种多层次的价值促销套餐。当然,随着销量的提升,以及利润的累积增长,特别是去年广大厂商赚得盆钵满盈,此举也是回馈消费者的一种有益形式。藉此种形式的营销策略,汽车厂商都希望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畅销态势。
正是因为上述迹象的存在,故无须担心今年车市会淡出鸟来,消费者也不必忧虑买不到物美价廉的产品。特惠的车价,以及消费者旺盛的购买力,都将支撑车市持续高飞。只是,厂商需要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丢掉看天吃饭的心理,消费者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刺激和引导。而当务之急,是尽快走出“车市萎靡”论调的误区,让车市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从无望的春天里走向灿烂的盛夏。
作者:车夫
授权状态:本文已授权给搜狐网独家刊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请登陆车夫博客文章首页,浏览更多的独家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