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博士"们
在中华古代,只有中央最高学术机构有几个或十几个博士。那时的博士是最高指导教授的称呼。庠序之教无博士-就是地方院校根本无权设置博士。
再看西方以及洋务后的中国,随便上几天学都可以拿个“博士” 。可是,此博士非彼博士。
我们再看学士。中国古代学士也是中央学术机构的教授。尤其明清两代一些时候,以大学士为宰相。再看西方以及洋务后的中国学士...
以中国古代最高指导教授甚至宰相的称谓放在了洋务后学生的头上,恐怕也是崇洋媚外的一种吧。其中最“杰出”者的行径莫过于象方舟子这种以西学经历获得了逼真的“博士”头衔而在彼岸和此岸都找不到像样的研究岗位反要依赖被其棒喝和吓唬的这片motherland土地上未开过荤见过洋世面的瓷器国土民养育的人了吧!
不说了,还是看博士们都在做什么吧:
真博士在干什么(耿文叶 发表于www.7l8y.cn/viewthread.php?tid=19492&extra=)
看了最近的新闻发现很多博士开始主动缩水学历,学历面容正式回归本色,人是不是在回归本位就很难讲了,既然一些假博士深居高位,我来谈谈自己看到的一些真博士的境况吧。
第一类,贴近世界潮流,部分成果有所突破,实质的成果不多。一些自然科学的博士留学回来或者博后回来以后,就沿用之前在国外的科研思路和仪器继续之前的研究,一小部分的博士们在某些领域有所突破,发表了一系列的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在国际上也有了一些小名气。但是纵观这些真博士,实质性的应用于实践的科研成果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在之前基础上的理论纵深,能够把理论转化成生产力的博士几乎是零。
第二类,跟着欧美捡芝麻。中国的科研用一句话来形容不足为过,“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因为真博士们去国外逛了一圈,学的都是技术,很少人学习创新的能力,所以博士们回归以后就看着国际上出来新文章以后,利用自己的技术跟风发几篇中档的文章,然后国际上又出现新的科研动向,接着转继而研究新的内容。跟着别人跑,连提鞋的功夫都没有,何谈创新呢?
第三类,不搞科研,做高官。有一些人本来就不是要搞科研的,就想着做几个东西出来,挤进高官行列,搞搞行政,本来在美国是基层的科研人员,学的都是低级的管理经验,回来管理一个国家的科研事业,杀牛用了鸡刀,悲哉!
第四类,留在国外干博士后。有些人一辈子的博士后,后,后。
第五类,国外教授,国内精英。国内搞了一些什么学者,泰山、黄河、长江之类的,还有计划,这里面的人都是真博士,国外的教授副教授之类。
第六类,有的真博士在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碰得头破血流
第七类,真博士有1%的理想主义者可能会是例外,坚持创新,直到失败。
真博士也这样了,假博士你们都谈过了。国内国外的博士毕业生们,我看半斤八两吧,真正独当一面的人不多,跟班的人不少,发扬中国传统的不多,肆意传播国外文化的不少,做科学的不多,拿钱的不少,提携后进的不多,压抑人才发展的不少,。。。。。。。。。
还有一小部分的希望振兴国家科技,可是势单力薄,生存艰难。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的就是假的,假的就是真的,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还不是管理制度所决定的吗。以前我们搞出来两弹一星算是人才,现在我们发了SCI是教授,罢了罢了,这就是真博士的事业,我看比假博士的事业,也高尚不了多少。
欢迎大家对真博士所做过的事业继续填补,谢谢。
反对迷信科学迷信学历相关帖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11/2/16/19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