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到老时方恨晚


                            别到老时方恨晚
                                                                     ——现在是给老年人保障体系投资的最好时机
                            文明公民网 宋超鹏
       当你翩翩起舞或奔跑在篮球场上时,你很少想过你也会老;当你春风得意、步步高升时,你很少想过老时也会变得步履蹒跚、被人遗忘;当你运筹帷幄、侃侃而谈时,你很少想过自己老时也会体弱多病、无法自理……
     我们人人都会老,但在青年和壮年时却很少为老年人着想、为老年人办事。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老年人晚年的生活、护理、情感交流以及空巢老人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牵动着千家万户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本来是建立养老体系的绝佳时机,然而在我们的几万亿资金的投放上却没有看到给社会养老体系的投放资金。之所以没有去投入,关键是我们的智囊和决策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还认识不到广大的中低层人员老后将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
    家庭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其重要部分就是赡养老人。然而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两个年轻人赡养四个老人)要处理好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显然是力不从心。所以,我在此呼吁国家和全社会对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利用金融危机,需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大好时机,投一部分资金推动老年人保障体系的建立,尽快投资建设以下几个社团或机构:
1.    养老院。尽快建立由社保机构、保险公司,民政部门、妇联、共青团共同参与的连锁养老院。
2.      尽快建立社区医疗诊所。诊所24小时值班,解决老年人突发病的实际困难。
3.      建立或完善老年人活动中心。在每个社区的活动中心定期给他们讲座(保健知识、家庭关系、国家政策、国际大事),组织老年人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
4.      成立老年人学校。老年人可在学校弥补青年时没有学到的许多知识,一定程度可发放文凭,使他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真正感受到并没有被社会淘汰和遗弃。
5.      成立老年人的专科医院。以减少老年人看病时的拥挤、排队和吵闹等不便,对老年病更加准确地分类细化。
6.      建立老年人服务公司。承接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例如:家庭卫生的定期保养、金婚、生日的操办、购物送货上门、老人衣服被褥的清洗、派送护理人员等等。
     国家和全社会只有高度重视和真抓实干老龄化问题,解决好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减轻负担,让老年人颐养天年,才能构建和谐家庭,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