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地球村”


漫游“地球村”

  纽约,东河畔,一座39层的玻璃幕墙建筑前,一杆蓝色的旗帜迎风飘扬。旗面上是一个从北极看去的世界地图,周围由一个橄榄枝圆环围绕着的图案,这便是联合国的徽记,这里就是联合国总部。

  文、图/叶永平

  行者档案

  叶永平
  职业:公务员
  爱好:文学、旅游
  旅游方式:随小团活动

image

 

左图:联合国大楼外景
右上图:安全理事会会议厅  右下图:走廊里的油画

  在地陪导游安排下,我们如约来到联合国总部大门前,了解并感受联合国的历史。二战结束后,各方就联合国总部的选址问题,曾各执一词,经投票决定设在美国,在纽约第五大道旁洛克菲勒广场的一幢大楼里安家。1947年,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纽约东河畔买了一块地皮,再以1美元卖给了联合国,这就是今天的总部地址。原址上则留下了当时的52个成员国的国旗,如今在洛克菲勒广场上依然可见,且成为一个旅游景点。而新的总部大楼建筑群则由秘书处办公大楼、会议大楼、大会堂及图书馆、停车库等组成。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即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除国际法院设在荷兰海牙外,其它5个均在此办公。

  我们进入有铁栅栏组成的围墙内,映入眼帘的是会员国国旗广场,一长排整齐划一的不锈钢旗杆上,一面面五颜六色各色图案的旗帜,猎猎作响。小广场上摆放着几座雕塑,不同凡响。这里有我国赠送的一座青铜鼎,有当年苏联赠送的“铸剑为犁”雕塑,还有一座名为“非暴力”的雕塑,是一把巨大的左轮手枪,而枪管上打了个结,寓意着呼吁全世界停止一切暴力,追求和平。这座雕塑非常有名,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纪念馆前,也有一模一样的一尊,可见人们对和平理想的追求之切。

  步入大厅前,要经过严格的安检。在大厅内,各种肤色的游客,均在耐心等待联合国导游的安排。我们预约的中文导游是在下午1点20分,尚差半个小时,趁着等候之际,我们抓紧参观大厅。在一面墙上,悬挂着历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照片,姿态各异,却栩栩如生,他们中有的已经谢世,但人们永远将他们定格于镜头里。

  一位来自中国的联合国导游小姐招呼着我们,发给每人一个参观的标志,粘贴在胸前,以便识别。随之,排成二路纵队入内参观。因为游客甚多,导游选择不同的参观路线。

  我们先来到了会议大楼。在安全理事会会议厅,天棚上的灯盏已全部打开,这一场景熟悉又陌生。按圆形摆放着会议桌和椅子,圆形中间是一张长条桌,四周放着12把椅子。会场正面是一幅挪威艺术家的巨大的油画壁画,画中描绘的是长生鸟从灰烬中再生的场面,象征着人类从二次大战中凤凰涅槃的精神,倡导着人类追求理想与希望的明天。这个会议厅是由挪威赠送的。

  出了此厅,顺道参观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展览。历年来颁发的维和勋章,维和军警佩戴的蓝色头盔,歌颂着维和英雄们的牺牲精神。

image

左图:联合国秘书长照片墙   右图:非暴力雕塑

image

联合国礼品店

  走进一个会议厅,灯光并不敞亮,尤其是公共走廊的天花板,暴露着各色管道,令人疑惑,怎么这个会议厅工程迄今还未完工?其实,这是一位瑞典建筑师的杰作,他的用意在于,用“未完工”的工程来提醒人们,全世界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妇女儿童、人口、环保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有待于人们不断地去探索解决。原来,这就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会议厅。它是由瑞典赠送的,室内的木料,均采自瑞典的松木。而相邻的托管理事会会议厅,则由丹麦赠送,墙上镶嵌着白蜡木,因此,会场的音响效果颇佳。

  顺着会议大楼的走廊而行,仿佛进入了一个艺术博物馆。沿墙悬挂或摆放着各国赠送的礼物,有印象派、抽象派油画,颇具艺术造诣的挂毯,风格独特的金属画,也有大型的船模,插满各国国旗的联合国大楼的精美模型。颇觉赞叹的是由我国赠送的牙雕《成昆铁路》,一列火车在高架桥梁上飞驰,车厢的窗户,火车的车轮,一一精雕细刻,真可谓巧夺天工,美不胜收。

  令人震撼的是在反对原子弹的展厅里,以图片、文字、实物,一一展示了原子弹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一座酷似真人但面目全非的雕塑,反映的是被原子弹强大辐射所熔化的瞬间定格,极惨烈。

  来到著名的大会堂,这是联合国总部最大的一个房间,能容纳1800人。宽敞的屋内,只有正面主席台上的灯亮着,联合国徽记镶嵌于中央上方,显得宁静肃穆。各国代表席上的席卡依然如旧,而激荡的历史风云仿佛在此停步。导游小姐介绍,大会堂这里是不接受任何国家的捐赠物品,以体现国际性。大会堂分为3层,分别为代表席、记者席和旁听席。我们在第3层上的旁听席,聆听着导游的叙述。随之,她告知,可入席体验一下大会堂的滋味,并允许拍照留影。

  临别,我们来到纪念品商店,这里有个专柜,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我们挑选了几件T恤衫,权作纪念品,同时,以此为遥远的非洲儿童献上一份爱心。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地球村。

  TIPS:

  1.联合国大厦高约167.64米,由一组建筑师花了六年时间设计完成。总部由四幢大楼组成:大会堂、会议大厦、39层高的秘书处大楼和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是1961年增建的。这个建筑群由美国人华莱士·哈里森和中国人梁思成等11名国际建筑师设计,于1952年10月正式落成使用。

  2.四个建筑物构成的联合国总部沿着East River横跨了第42大街到第48大街的整个地区。这四个建筑物分别是事务大楼、会议中心、国际联合总会和哈莫斯克罗得图书馆。在此地总共有5000多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参观时间是每天9:00至16:45,每隔15分钟一次,参观所需时间大约45分钟。拥有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俄语、汉语及日语导游。禁止穿着无袖上衣及短裤进入。一月至二月的周六、周日不可参观。最好的地方当数地下一层购物中心,这里陈列着世界各国的艺术品供购买并且免税。只有在这里的邮局才可发行的每年五套邮票十分受欢迎。

  3.在联合国大楼的1楼内设有服务台,提供联合国的介绍行程,时间约45分钟,有20种语言可供选择,要听普通话亦可,这个大厅内设有许多各会员国赠送的艺术品,可以好好地欣赏一番,另外,千万不要错过楼下的礼品部门,里面有世界各国的特色娃娃。这里的安全检查颇为严格。
 

我的梦想我的家,缤纷生活尽在摩研E生活。(上海生活社区)

上海论坛 摩研E生活 闵行论坛    www.80mydre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