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我走赢了钢丝绳


洪晃——我走赢了钢丝绳

 

  

    洪晃是被妖魔化了的那一个,“名门痞女”,是因为名门,她才受了牵累,成了“痞女”的。撇开一切轰轰烈烈的家族背景和感情生活,她也不过就是一个留过洋、丑着美的妇女,惟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她言辞犀利、应对机灵,总有人封她为“自然之美”。
  
  我特别崇尚心里那点自然
  生活周刊:这一次“新浪中国美妆榜”的6个性格部分“自然、自信、优雅、奢华、智慧、个性”,选了您作为“自然”的代表,自己是什么感觉?
  洪晃:嘿,我觉着吧,她们绝对是故意的,这自然它压根儿就没给我美,这我心里清楚得很,说我美的,那都得重新配一副眼镜去了,肯定有问题。但说我自然,就欣然接受了。我觉得我吧,有的时候被绝对化了,说我不爱美不时尚,谁不爱美呀,但是我们那小时候习惯就没养好。我小的时候,就要求素面朝天,你要是每天涂脂抹粉,那就是不正派,是不合时宜的。可现在,我们已经远远把那个年代甩在后头了,可我早就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改不过来了,所以,我就一直纠正我女儿,一些生活习惯上我就尽量地让她养成注意保养的习惯,当然,万事儿都不能过了,所以我觉得“随其自然”是对的。
  生活周刊:违反规律,那就是非自然,现在叫做叛逆,您可是出了名叛逆的代表,这个自然的代表是不是真选错了?
  洪晃:你们总说我叛逆,我就不明白了。我是觉得这一次这个美妆榜干得太漂亮了,这个奖合着就该我拿,如果说,我是叛逆,那也是因为我崇尚我心里边儿的那点自然。其实叛逆吧,也得看怎么定义,我觉得叛逆有各种程度。国外的叛逆有些是灵魂深处的,它是从思想上头对上一代所有东西的否认。而且甚至从肉体上的叛逆,比如逼自己到一个跟以前特别不一样的环境,是深层次的。在中国叛逆特别容易,因为中国的规矩太多了,你稍微违反一点规矩就可以算做叛逆。人家都喝茶你喝咖啡:叛逆。女的离婚:叛逆。女的不要孩子:叛逆。虽然这些在别的国家可能都是挺正常的事。
  生活周刊:如果您只是一般人,可能还不会被说成叛逆到极致,但您的出身背景和经历实在有点儿,怎么说,厉害吧,给您带来了名气,也带来了八卦是吧?
  洪晃:如果说我的名气与家庭背景没有任何关系,那我肯定不诚实。我的婚姻、身世的确容易引来眼球。但是,一个人在吸引到眼球后,如何能长久锁定这些眼球,这就不能简单地靠“背景”了。有时,父母的名气会让孩子变得特别不自信,甚至会迷失自己。这是一条很难走的钢丝绳,一方面它是压力,另一方面它又是动力。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走这个钢丝绳。不过还好,我做到了我自己,并没有湮没在父母的光环中。我有逆反心理,当觉得一件事情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时,偏要选择一种艰难的方式。其实,这个信念很幼稚,很理想主义。说白了,挺傻的,因为白白浪费掉许多令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便利条件。比如我刚办这份杂志时,许多人都冲我瞪眼睛,问我为何不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做房地产、开公司?我也承认自己这么做有点苦、有点累、有点傻,但我非常喜欢自己目前的生活。“性格决定命运”,我认命,可能我天生就是劳碌命吧。当然我不觉得自己崇高,更不建议别人像我这样生活。

   “子弹”看得痛快,“孤儿”看得别扭
  生活周刊:说到劳碌命,忽然想到,之前看到您在北京开了个设计感很强的时装店,卖个人设计师的作品,前一阵子,还看到您在《爱出色》里边客串,风头很劲,您能做和爱做的事儿是不是特别多?
  洪晃:那个店我是一直想开的,我也会去各个地方挖掘一些有个人特色的设计师,所以,我说嘛,别人说我不时尚是不对的,我是喜欢大T恤,可我也没说我不爱高级女装啊?还不兴我两个都喜欢了?至于那个电影,那是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拍戏这个性价比也太低了,太不划算了,为了那几秒钟的戏,我在那儿呆了三天,太浪费时间了。那个戏我是没办法,导演是我一个朋友,他是个海归,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回来拍的第一部片子是一个年代戏,败得一塌糊涂,当时我就跟他说,你是半个外国人,你跑到中国来拍上世纪20年代的戏,观众不拍死你才怪,你就应该拍点自己擅长的,他以前是时尚摄影师,我说你拍时尚片肯定行,中国的导演里,还没有谁在时尚圈混过的,张艺谋啊、陈凯歌啊、姜文啊,都没有这背景,后来真拍了,人家找我客串,我也不好意思拒绝,总不见得你撺掇人家拍了一个戏,临了,你说:哎,这忙我帮不了。那可不行。
  生活周刊:其实,你和娱乐圈挺有缘的……
  洪晃:知道你想问什么了。(看过今年的贺岁档了吗?)看了两部,《赵氏孤儿》和《让子弹飞》,我个人比较喜欢《让子弹飞》,怎么说呢,我觉得姜文这个片子特别来劲,我也说不上来什么道道,就是跟普通观众一样,觉得舒服,还记得里面有场戏,姜文穿了个特正式的衣服、音乐是那种特有力的进行曲,他们一群人就这么走过来,我心里那个痛快,忍不住指着银幕就说:对对对,就是这样,这不就跟生活里那些嘴脸一样吗?明明什么都不是,还装得特别真,有意思。看完《让子弹飞》吧,我觉得特别舒服,好像把平时积下来的东西一下子发泄出来了。《赵氏孤儿》我也看了,到了后半段,怎么说,特别,特别纠结,就是我不知道他(陈凯歌)是想表达什么,那个孩子到底是爱他亲爸多点呢,还是爱他干爹多一点;他亲爸是感激他干爹呢,还是嫉妒他干爹;他干爹和他亲爸到底哪个更爱孩子……你明白吗,就是这种循环,特别纠结,看了姜文的电影,那是进去的时候拧巴,出来的时候就顺了,看了《赵氏孤儿》,那是好端端一个人走出来就成了麻花了,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意见,而且只针对作品,不针对个人,谁还没有个得意和失手的时候啊,只是说这两部片子给我这个感觉而已。
  生活周刊:是否经常遭遇这样的问题?
  洪晃:问题也就算了,就怕那些个乱写的,明明没这事儿吧,还能编得花里胡哨的。中国一些娱乐媒体偏向于报道耸人听闻的、八卦的、离奇的花边新闻,喜欢渲染、夸大、主观。他们只关注我的前夫、八卦、性观念,甚至会故意诱惑我说出一些过激言论,然后添油加醋地公之于众。就是因为太多不切实际的报道,我的形象已经被媒体定格为“叛逆”、“离经叛道”,其实那根本就不是真实的我。对于我真实的一面、正常的生活方式,他们觉得无法吸引眼球,不感兴趣,也就不予关注。对于这点,我非常无奈。开始的时候的确愤怒。但幸运的是我有自己的话语权,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书、杂志上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不是一个记仇的人,当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后,感觉就会好很多。相信看了我的博客和书的人,不会被那些不负责任的报道所迷惑。

 

我的梦想我的家,缤纷生活尽在摩研E生活。(上海生活社区)

上海论坛 摩研E生活 闵行论坛    www.80mydre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