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娃求学路上的的背影——大山隔不断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采风路上偶然看到的几个山里孩子周日赴学校求学的背影,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也让我的内心不由得泛起阵阵涟漪!

    其实他们的今天也是我们曾经的昨天!出生在农村,小时候也经常是住在离家几十里路的学校里,一个礼拜回家一次。回家就是换洗衣服、帮家里大人干农活、住一晚上,然后再背上一个星期的面粉和干粮去学校,干粮也就是母亲给做的大饼,够吃一个星期就可以了!

    家里离镇上的学校要15公里,背上一个星期的伙食,就靠两条腿走路。最让我头痛的还不是背负的重物与遥远的路途。在即将到达镇子的地方,有一条叫西汉水的河流,那时候的河流不像现在几近干涸!夏天常常会下大雨,河里水流湍急,冬天结冰河水刺骨!河里没有桥,我们经常要从河里趟过去!虽然年纪很小,但好像也从未觉着累和苦!家里从来也没有人送过我们。平穷的山里根本就没有通车,再说那山沟里也不可能有车,那像现在有这么多的车!

   我们的学校就建在远离镇子的马平山上,说是马平山,一点都不平。我们离开学校若干年后,记得从部队回老家时得知学校搬迁了,原来马平山上的中学变成了如今的太平山寺院!

   我们上学的时候,那所位于山梁上的学校,吃水很困难,因为上没有水。住校生和教师吃水就靠拖拉机从山下拉。我们自己用煤油炉子做饭。宿舍和做饭在一起,房子里是大通铺,几十个学生住一个大房子,冬天窗户上连玻璃都没有的房子很冷!暖气、炉子或采暖设备想都不敢想,我们就睡在麦草垫起来的硬板床上。报纸糊的窗户经常是破损的,漫漫的冬夜里,我们常常是冻得缩在被窝里不敢动弹!

   往事也许慢慢会淡忘,但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这次看到山里求学路上的孩子们,不仅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而且让我对人生的感悟再次加深!

    车子超过孩子们后,我便下了车,把遇见的孩子们叫住,邀请他们坐上了我们采风的两辆车!随行的朋友们和我一样,感慨万千,都说应该带自己的孩子来看看这样的场景,让城里的孩子找机会体验体验山里娃娃的生活,也许会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帮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