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价高点没关系,关键是别再吞噬土地


    春节,楼市无战事。大家是害怕物业税还是怕限购,我以为限购的作用开始显现,因为很多城市还没有宣布征收物业税,上海和重庆不过是试点,能不能征下去还是个问题。

 

    在中国房价高点没有关系,这是中国的国情。可居住的土地少,人口多;随着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我们的企业家在可居住的土地上还大肆污染和破坏环境,这样可以居住的土地就更少;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大量的人口向往城市生活,进一步加剧可居住土地的利用不平衡,所以,核心城市和大城市楼价高一点没关系,向高处走就要付出代价,如果嫌城市楼价高可以到楼价不高的地区去生活嘛,这有点野蛮和不讲道理,但是,大自然跟我们讲道理吗,限购是个缓和人与自然的权宜之计,并不能改变中心城市楼价上涨,而加税虽然抑制一部分需求,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的税最后还是会累计到二手楼价上去的,加税最后还是推高楼价。

 

    一方土养一方人,住房在中国虽然是卖使用权,但是政府加起税来也从没有将它当使用权,国民怎能不将它当私有权呢;再说,无恒产则无恒心,如果老百姓的财富不能集聚到住房上并产生升值,则个社会的人心会更乱,更不稳定。

 

    打击楼价对于中国经济不是一个正确命题,限制城市房屋数量和土地占用才是真实的问题;只有限制城市的住房规模,才能用经济杠杆阻止人口的盲目流动和无理性的流动,才能使中国的人口分布均匀,才能消灭中国重大节假日人口大迁移带来的运输和能源的浪费,所以,我们觉得限购住房不是根本的办法,更好的办法是重新规划城市,限制居住用地,中心城市不但不应该增加住宅建设而是要反过来减少和高价拆迁一部分住宅,像广州这样的城市,很多家庭都是两套以上住房,政府不应该再开工新的住宅,而是收购旧住宅来做保障用房,尤其是郊区的房产应该全面停止建设并复员土地,没有建设的土地停止开发,政府补偿开发商让其退出开发,广州实在不需要这么多房子。

 

    限制了城市的居住和商业土地占用,才能保护环境和满足城市配套需要,减轻城市生存压力;其次,减少居住和商业楼房的开发才能提高现有的房屋使用效率,才能根本上节省土地,将节省出来的土地归还给大自然和其他动物和生物,也有利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水环境建设;房屋少了,有钱人占用的资源就会少,同时,也迫使其财富不能积累在不动产上,迫使其流动到流通环节上不断参加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这样才能促进社会资金的流动和刺激财富的社会分配,这样不管你的财富是贪污来的还是灰色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形成一个社会机制迫使你的钱进入社会流通过程,让市场化和投资化行为重新分割你的财富,这样的社会机制才是公平的机制。

 

    所以,我反对政府征收物业税,但是支持政府限购政策,并鼓励和呐喊政府尤其是中心城市的政府限制和萎缩自己的房地产,腾出土地还给大自然和城市的市民,对城市的土地使用进行严格的开发量限制,政府只收回而不出让土地维持个十年,我们的社会也许就会进步很多。但是,物业税从第三套房开始征收我觉得是可以试探的道路,就是要限制城市家庭过多占用房屋,一户要三套以上的房纯属多吃多占,用高税收将他们挤出来可能是唯一的办法,在这样的基础上限购才能有效,在第三套房征税加限购,再加上中心城市逐年回收和拆迁房屋并回收土地将其公共化和自然化,坚决抑制新的城市土地被房屋所开发,是最有利经济系统化发展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