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我和皮皮鲁的一万天


我和皮皮鲁的一万天

(发言稿)

 

文  杨鹏

 

郑老师、各位朋友:

今天,是“童话大王”郑渊洁老师创造的童话形象皮皮鲁和鲁西西的30岁生日,我想,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因为喜欢郑渊洁老师的作品,以及皮皮鲁和鲁西西,所以,才会来参加这个别开生面的生日庆典。在另一个世界——我相信你们也深信那个世界的存在,皮皮鲁和鲁西西,一定在向我们微笑和挥手致意!

我是郑渊洁童话最早的读者。记忆里,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在《儿童文学》上读到了郑渊洁的童话《脏话收购站》,当时就被这篇童话深深地迷住了,我从来不知道,脏话竟然是可以用麻袋装的,还可以用秤去秤斤两。这是一种既新鲜又酷毙的思维方式,它像原子对撞机一般无比激烈地撞击了我的思想,在我的大脑里,从此埋下了幻想的种子。小学三年级,我在《中国少年报》读到了皮皮鲁和收音机小人儿的童话。那篇童话是我和我弟弟一起看的,我至今记得我弟弟和我讨论皮皮鲁为什么叫皮皮鲁时眉飞色舞的神情,也记得因为那篇童话,我们把爸爸的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给拆得七零八落,看里面是不是真的藏了一个小人儿?

另外,我还记得一件事情:我小时候,非常希望自己有一个哥哥,但是,我是家中的老大,甚至是整个家族的老大,这个愿望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在我上学的路上,有一个姓刘的小混混,有一次,他在半路截住了我,要抢我的一本连环画。我问他凭什么抢我的东西,他说他有一个哥哥,是个解放军(那个年代,解放军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我说我也有一个哥哥。他就问我哥哥是谁,我急中生智,说是皮皮鲁。他拍了半天脑袋,不知道皮皮鲁是谁,但听名字既奇怪又生猛,就把我给放了,后来也没敢再来招惹我。就这样,幻想世界的人物很童话地救了我一次,我因此也得到一个经验:人的智慧比拳头更厉害!

皮皮鲁伴着我度过了现实中缺少朋友的童年时代和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少年时代。上世纪90年代,18岁的我第一次出门去远行,来到了我所憧憬的北京。那时,我知道,我离“皮皮鲁之父”郑渊洁更近了,我甚至幻想,或许在哪个十字街头,我会遇见他?

虽然见到郑渊洁的愿望还要再等16年才会实现,但是,皮皮鲁却无处不在地渗透进了我的大学生活——早在童年时代,因为读了大量的童话和科幻小说,我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职业最酷:一是当宇航员,一是当童话或者科幻作家。前者不是靠个人努力可以实现的,因此成了永远的梦想;而后者,却成了我生活的目标。当我周围的同学一天到晚抱着先锋小说和现代诗乱啃时,我目标明确地朝着童书作家的路挺进了。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声音对我说:“你要成为像郑渊洁那样的童话作家,或者像叶永烈那样的科幻作家。”我很幸运,第一次投稿作品就被发表了;第二次投稿不但作品被发表,还得了一个全国性的奖;第三次投稿,得了中国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银河奖,美国的《轨迹》杂志还报导了我。我兴奋地给郑渊洁写信,向他汇报我小小的但对我的人生和事业至关重要的成功。日后成为作家的我会知道,由于读者给作家的信太多了,作家一般来说没办法给每一位读者回信。但是,我给他写信留下的地址,却被登上了《童话大王》的读者联谊栏目,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会收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也因此交下了许多的笔友。我的笔名“雪孩”,其实是另一位笔友的笔名。那是一段令人怀念的日子!

大学期间,我曾经多次到郑渊洁当年工作的《东方少年》杂志去等郑渊洁,希望一睹童话大王的风采。虽然没有等到郑老师,但是,我和《东方少年》杂志的编辑们成为了朋友。我不停地给他们投稿,我后来最重要的作品,比如童话《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科幻小说《校园三剑客》等,最初的雏形都是发表在《东方少年》杂志上。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郑老师能够有机会看到我在上面发表的作品。

大学毕业时,由于我在大学阶段发表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还出版了一本书,被免试保送为硕士研究生。我的大学和研究生,都是依靠我的稿费念完的。研究生一年级的过年,我在北京,口袋里的钱全花光了,杂志和出版社的稿费很凑巧都没有寄到。那是一个令我记忆深刻的夜晚,我骑着一辆吱吱响的破自行车,碾过了北京的大街小巷。我在心里想:坚强些,挺过去!那天晚上,我竟然梦见了郑渊洁骑着一辆摩托到北京师范大学来接我,我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皮皮鲁,和郑渊洁一起,经历着皮皮鲁的那些险象环生的经历。第二天,我饿着肚子,创作了一篇一万多字的童话,那篇童话,后来被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

时光飞速地流逝,90年代末,我结束了七年的大学和研究生生活,找了一家工资不高但却可以当时间贵族的单位供职。上班的第一天,领导给我一张纸和一支笔,要我写一份保证书:“永远不许跟单位要房子!”而在当时,我已经是一位比较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了,出了十几本书,得了科幻界、儿童文学界和图书界许多大奖,毕业时,有好几家出版社都要我,并许诺我房子和重要职位。我选择一个待遇低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单位让家人和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我想过的是一种属于我自己的生活,就像皮皮鲁那样,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去做,不要被外力所左右。那是很不容易的一年,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冬天,呵气成冰,我骑着自行车,与我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爱人一起,骑车穿越了半个北京城,去王府井的皮皮鲁商店(名字不准确)购买郑渊洁的文集。虽然我被冻成了重感冒,但是,我因为又读到了初中时在南京的《少年文艺》上读到的《魔方大厦》感到万分的欣喜!皮皮鲁再一次帮我渡过难关,两年以后,27岁的我,依靠稿费,在北京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我终于可以安心地从事我自己的事业了。

我的事业发展得很顺利,几年以后,我出版了100多本书,写了300多集的动画片,得了我所从事的所有行业(动画、儿童文学、科幻、科普、图书等)几乎所有的最高奖项,并拥有了自己的两家公司。我还成为美国迪士尼公司在中国的首位签约作家。另外,2005年的冬天,我非常幸运地见到了郑渊洁老师,之后,又有了一部童话书以及动画片方面的合作。后来,我读过郑渊洁写张天翼童话的评论,我想,我对郑渊洁的感情,正如郑渊洁对张天翼的感情。张天翼和郑渊洁都是童话大师,我以和大师同处于一个时代为荣,以自己小小的成功能被他知道为荣,以能顺着大师们的脚印向前走为荣……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有一个孩子,在他的童年时代,读到了郑渊洁的作品,长大后,当年汲取的精神养份成为他生命的一部份,他因此也成为了他当年盼望成为的那种人——童书作家。

这,是我,一个郑渊洁的读者,在过去的一万天里所经历的生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不管你的年龄大小,你和我一样,心灵的深处,在过去的某个时刻,曾经被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打动过,你也因此获得了生理生命之外的另一个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幻想人物皮皮鲁和鲁西西的生日,也是你和你们的生日!

祝皮皮鲁、鲁西西以及深爱着郑渊洁作品的读者们生日快乐!

 

 

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