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加大高效节水工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李华新
2011年新疆将进一步加大高效节水工作力度,力争全区地方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突破400万亩,建成一批标准化、规范化高效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天山网 2011年02月07日)
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使得新疆生态脆弱,呈现结构性缺水状况,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满足居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可以说,水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利也因此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程、先导性工程、核心性工程。
据自治区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新疆累计投入高效节水建设资金80多亿元,建成高效节水面积1144万亩,地方高效节水达1400万亩,占灌溉面积的23.73%,走到了全国前列。高效节水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目前高效节水正在向粮食作物、设施农业、优质高产农业等纵深发展。
2010年,新疆启动实施“富民兴牧”水利工程,对全疆各族牧民民众和农牧业发展来说可谓是“小水利、大民生”。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新疆提出了牧区水利工程建设目标,简化审批手续、特事特办,3年内完成投资33亿元,建设26座牧区水库以及一批配套的水利工程设施,确保到2020年使10万户游牧民实现定居。
通过多年努力,新疆目前已解决705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新疆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建设步伐,投入7.4亿元人民币,还将解决1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十二五"期间,新疆还将大力开展田间高效节水建设,在每年完成300万亩高效节水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与设施农业、优质高产农业相结合,实现节水、增产、增效。
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这是第一次在一号文件中涉及到水利,而且投资的力度也是大大超过往年,新疆有水才有绿洲,有水才有发展,有水才有一切。水利部在对口援疆计划里提出,要加快解决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大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使水利更好地造福新疆各族群众。
根据规划,2012年新疆将全部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2013年解决463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这意味着新疆农村饮水安全将全面解决。“十二五”期间,新疆每年还将投入2.3亿元用于应急防洪工程建设。今后5年,国家和自治区还将投资89.33亿元,用于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使灌区基本实现自动化管理,达到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