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超过一半的人身上有一对睾丸,这两个不起眼肉球球藏在裆下,一副与世无争的假象。但就是这个占体重万分之五以下的肉球球,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有文字以来东西方的任何学说,都不敢否定它的作用。
艺术亦如此。从远古人类在岩石作画之始,艺术目标从未改变,那就是追求真实(换句话说就是要像)。这一主流艺术现象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摄影术的出现。摄影的真实性让艺术追求出现了目标的惶恐。这时候,真实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达达主义等等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风起云涌,让艺术在真实之外思索,艺术的真实开始让位于思想。
无论东西方文艺理论大师怎样解释艺术的形成与追求,这都在艺术形成之后,他们都在以当世人的思维揣摩古人的行为;富于思辨者只可以归纳出部分,不可以归纳出全部。所以顶级美术史学者都强调只对此探究而不去评论。
每一位看到古希腊雕像(包括塑像)的人都会按捺不住内心的惊奇,在自然与理想之间只有艺术才能站住脚。处在人类的能力与人类的渴望之间的艺术其实是一种语言,虽然十分难懂,但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明信息。睾丸的高低在古希腊雕像中真实的表现比比皆是,完全可以诠释苏格拉底说过的话:外表富有生命的特征是最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我们生活中的疏漏每天发生,我们在前人理论中没有见过的东西俯拾皆是,文明有个积累的过程。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文明遗存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能理解的艺术可能只是艺术家创作时内心世界的一角。我们应该虔诚,怀有敬畏之心,在生活、艺术、科学、信仰面前,知道自己渺小,知道我们人类来到这个星球的不易。
——此文兼答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先生
2011.2.27 夜
百度百科:睾丸(testis)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一般左侧略低于右侧1cm。睾丸呈微扁的椭圆形,表面光滑,分内、外侧两面,前、后两缘和上、下两端。其前缘游离;后缘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并与附睾和输精管的睾丸部相接触。上端和后缘为附睾头贴附,下端游离。外侧面较隆凸,内侧面较平坦。睾丸随性成熟而迅速生长,至老年随着性功能的衰退而萎缩变小。
维基百科:睾丸(拼音:gāo wán)是雄性动物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在阴囊内,呈椭球形。主要作用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在人类性交的过程中,睾丸也会分泌出一些粘液帮助性交。男性睾丸可能不对称,一个下垂多一点,一个下垂少一点,这是很普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