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博看达沃斯论坛


  2011年达沃斯论坛,全球政商界精英围绕“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这一主题热议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经格局之变,而中国继续成为焦点。新浪组织一些参会者写微博,在会议期间连续发表这些微博。李开复、李稻葵、张欣等人的微博报道了他们参加各种论坛和社交活动的所见所闻。使我们能够从第一手资料了解精英们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的作用的看法。

  会前《纽约时报》在1月28日以《北京共识》为题,列举了中国经济成长的四大“法宝”:政策工具、企业责任、自然资源和长期规划。文章表示,在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受债台高筑、失业率高涨和政治困局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受到中国模式的强烈挑战”。在达沃斯论坛上,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呼吁西方国家采用中国的经验,至少学习中国的长期战略思维。

  今年的达沃斯论坛,66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创下历年与会人数之最,印度代表团的人数更是高达135人。在论坛上,有关中国和印度经济崛起的话题被谈论的相当多,光是涉及中国议题的专场讨论达到了4个,中国发起的论坛有二十几个,参与了中国元素的论坛则有近百个。显示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实力的快速增加对过去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世界权力体系产生了冲击。

  中国与印度发展模式的对比也是人们在思考的问题。在达沃斯,印度宣传铺天盖地。口号是:包容的印度 (India inclusive),即印度的发展是包容的。(尽管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包容是格格不入的)。著名主持人Maria Bartiromo在饭桌上谈到中国:“达沃斯今年最强烈的气氛是世界权力中心向中国和金砖国转移,美国很担心世界很迷茫,我们真的不再追求民主和自由吗?印度说看我们有民主,有增长人口,有英文流利的大学生,为什么印度却盖不出中国那样漂亮的机场、高速路和高效的工厂流水线呢? ”

  论坛上陈德铭部长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该承担太多多哈谈判的责任。世贸总干事拉米回应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国家,但是电视上的中国,是亮丽 (shining) 是飞速发展 (booming) :世博,奥运,航天,10%增长。

  在Maria Bartiromo的晚餐会上有盖茨基金会CEO Jeff Raikes 参加。他几十年和盖茨一起创业微软,现在继续合作搞慈善.。Jeff说:“美国的教育问题很大,1/3的高中生辍学,只有1/3想上大学。教师质量被教师工会控制,很差。基金会不敢涉足教育改革,知道太难!他说50年后疟疾病会被彻底消灭,但我们依然会对教育质量叹息。”在我国检讨今天应试教育的不足,向往美国的素质教育时美国人却深感美国的教育问题很大。这就是今天的现实。

  目前移动互联网界对于“应用 ”模式(“封闭”)和Web模式(“开放”)有Web已死和Web万岁的争论。论坛上移动互联网理事会的讨论的结论是:开放和封闭都有价值,因此将并存。移动应用最重要的基础功能是支付、安全、位置服务。移动应用将改变医疗、学习、能源使用模式。会议提出未来的移动带宽灾难问题,认为高带宽服务(例如高清)加上移动新服务(例如增强现实)都会极端地挑战移动带宽。我认为不必杞人忧天,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可以应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带宽需求的挑战。

  媒体领袖论坛理事会关注多平台、跨媒体(pad、智能手机、网络电视)对内容的制作和产业链的影响。据说这是“唯一对中国没兴趣的理事会,可能对中国市场绝望了”。我以为这是西方精英们的短视。中国网络视频流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仅次于美国,网络新媒体发展迅猛,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在全球率先上线。参加媒体领袖论坛理事会的精英们仅仅因为各国互联网监管政策不同就对中国市场绝望缺乏战略眼光。倒是资本市场更有远见为中国视频网站海外上市大开绿灯。